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司馬氏危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六章 司馬氏危矣! (1 / 2)

建安二年,十一月初旬,天氣驟變。

幽州北地低沉的陰雲矇住天色,雨雪霏霏,大風捲過山陵,發出淒厲的呼號。

虎賁騎、哨騎、銳衝營騎兵,以及幽州豪族送來的馬匹與烏桓與鮮卑送來的馬駒與賠罪的牛羊畜牧,所有的戰馬、軍馬、馱馬、挽馬,共計二萬六千七百二十三匹,再加上三千餘牛羊。

自八月起為了讓馬匹快速長膘,熬過幽州的冬季,增加了後方運輸精飼豆料和草料消耗,眼下軍中馬匹越來越多,天氣卻愈發寒冷。

現今河流凍結,為了避免陸地運輸消耗過大,也為了不給民夫帶來沉重的負擔。

在將幽州事宜安排妥當後,劉備只能率軍先撤回青州。

萬餘人的大軍,說撤便能撤退,沒有那麼多複雜的事。

出征五月以來,劉備麾下漢軍差不多繞著冀州走了一圈,因此略微馬疲人倦,薊縣城外聽說漢軍要撤退,不少百姓冒著寒風趕來送別。

更別說一早在城外候著的官吏、豪族、三老了。

劉備下令調來幽州為州吏的有步騭、衛旌、劉曄、曹洪、司馬朗。

面對北地風雪交加的天氣,曹洪與司馬朗還能稍微扛住,但從未見過如此寒冷的步騭、衛旌、劉曄三人緊緊地裹住衣服,站在人堆裡不敢亂動,藉助人多熱量大,以抵抗冷氣。

劉備闢曹洪為代郡督郵,劉曄為上谷郡主簿,司馬朗為涿郡功曹,步騭任廣陽郡五官掾,衛旌任漁陽郡督郵,闢田豫為漁陽主簿,閻柔為右北平郡功曹。

在將幽州各地太守皆改為試任,又各郡調亂之後,削減了太守之權,而劉備所派遣的長吏擁有更大的實權。

接著劉備下令廢除幽州、冀州郡國兵,改為三縣增設一軍府為徵召服兵役,各處郡縣不得插手其中。

又把平定河北期間所有投靠劉氏的幽州兵卒,統一遣回鄉里,將從青州調過來的軍吏、法吏分到各郡,重新整頓軍籍名錄。

原本打算十月中旬便撤軍回去,結果一忙又多留了二十餘日。

劉備制止了薊縣官吏用鼓樂相送之情,看著有些已經冷得不行的掾吏,即便身上披著氅衣,也本能的感到寒冷。

特別是劉曄等身為江淮人士的屬吏,沒想到直接讓大王排程到了最北邊。

縱使心中叫苦連天,但是主君有令,掾吏豈能不從,大不了咬咬牙堅持過來,總不會凍死在幽州。

隨著當年劉備贈送北海相孔融的氅衣,結果他每逢天冷時便拿出來對著諸多儒士顯擺,使氅衣從此流行於青、徐之間,秋天可以單獨穿,到了冬天還可以搭配裘袍,特別保暖。

又因高祖為亭長之時,以竹皮為冠,時時冠之,所謂“劉氏冠”也。

於是北海有好事的儒士笑言玄德公有高祖之風,故雅稱氅衣為:“劉氏袍。”

許多士人聚會以頭扎幘巾,身著劉氏袍,以示風雅之氣,無形之間讓氅衣風靡一時,大行其道。

所以劉備看到從南邊調來的許多官吏,幾乎皆披著氅衣,也沒感到有什麼吃驚。

只是在心裡思索,遭遇天氣寒冷,官吏尚且有裘袍、氅衣,而幽州各郡衣袍不足的黔首百姓,又能用什麼衣袍取暖,臨近出發之前,劉備再度對眾人叮囑道:“每逢大雪必有寒災,州部須下發文書到郡、縣、鄉里、讓小吏巡看各家,擇役屬為柴草不足者,多補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