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日,終於垂下頭顱的公孫瓚帶著劉虞一家,趕來薊縣拜見劉備。
在將劉虞交出給漢軍士卒,自己與公孫範、田楷、田豫翻身下馬望著薊縣高大的城牆。
有著濃密鬍鬚,身軀凜凜的公孫瓚,不知一路風塵僕僕趕來,還是其他原因,顯得面容憔悴。
“薊縣啊,沒想到此生還有機會踏足此地,袁紹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想到這裡,公孫瓚的心情不由好了幾分。
玄德已經為他報讎雪恨,先後斬殺袁紹、袁術,又將袁譚、袁熙、袁尚等人流放至樂浪郡。
但也讓他感到有些遺憾,沒有把袁氏斬草除根。
好在田楷最終還是點醒了他,與其抗拒漢王落得宗族覆滅的下場,還不如低頭下心,歸附漢家。
日後尋找機會徹底滅了袁氏,為弟報仇。
因出身遼西,熟悉遼東地形,加上與漢王有同窗之情,若討伐公孫度立下功勞,可請命為樂浪或遼東太守,再因時施宜。
此計策一出,讓公孫瓚頗為心動。
也對呀,樂浪郡常有蠻夷作亂,而袁氏又與烏桓人有姻親關係,或許又將賊心不死,反漢自立。
我若為當地太守,遇迫在眉尖之急,誅殺袁氏全族,即便玄德怪罪,我公孫瓚大不了賠上一命罷了,又有何懼。
如今公孫氏強,而袁氏弱,總有抓到機會的時候。
公孫瓚一邊任由軍士收繳刀刃,一邊回想田楷語重心長的叮囑他,向漢王賠罪時,定要態度誠懇,不可有任何趾高氣揚,勿效彭寵舊事。
“玄德,如今你已然不同以往了……”
公孫瓚心裡情緒複雜的感慨。
由軍士帶領穿過羊腸小道,來到院舍等待。
哪怕得知漢王要先接見劉伯安,公孫瓚也不敢再火冒三丈,尤其看到腰圓背寬的披甲校尉,親自守在院門口,對他們虎視眈眈。
讓公孫瓚脊背莫名一寒,多年生死搏殺的直覺告訴他,此壯漢要是拔刀殺來,他與田楷、田豫、公孫範四人身著鐵扎甲,也未必殺得過此人。
更何況身上刀刃全無,穿的不過單薄的數層衣袍,假使廝殺起來,不出片刻便會衣袍裹血,死於此院。
公孫瓚將心驚壓在胸膛,眼神一凝,遂拱手問道:“在下遼西公孫瓚,敢問壯士,何許人也?”
那壯士咧嘴笑了笑,同樣抱拳回禮道:“陳留典韋,見過公孫將軍。”
“典韋……”公孫瓚嘴裡細琢磨了下這個名字,發現自己沒聽說過,不過天下之大,英雄豪傑甚多,總有他沒見過的人。
幽州為邊郡之地,久遭兵戈擾攘,任何人都喜歡與熊虎之人結交,公孫伯圭更如此。
打量著典韋的魁梧身材,公孫瓚忍不住感嘆道:“典壯士威風赫赫,真乃熊羆也,沒想到兗州竟也有猛士。”
“想必漢王麾下,也無幾人可勝典壯士罷?”
公孫瓚還沒有感慨完,典韋就笑著打斷,說道:“韋不過小勇而已,論破軍殺將,登鋒陷陣能勝我者,不知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