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竟是烏桓騎兵先趕到?”劉備低頭在處理公文與信件,聽見虎賁騎軍士趕來彙報,騎軍已經和烏桓斥候交戰過,此時殺敗敵軍,正在引軍追殺,忍不住有些詫異道。
他將兔毫筆擱下在案臺,起身踱步到軍帳掛著的地圖處,注目沉吟片刻,心裡隱約有幾分猜想。
還要等待後續其他騎兵傳遞各個方位的資訊,才能做最後的判斷。
此刻雖不知袁紹主力到了哪裡,但有些部署需要改變了。
劉備思索少刻,抬頭隨即讓人傳令,先登營今晚暫不出擊襲擾鄃縣,任務改由橫槍營執行,各營士卒今夜輪流休息,防止袁軍突襲而至。
命令下傳沒多久,遊走在北面以及西北方向的哨騎與輕騎先後都有稟報,有大量袁軍騎兵和烏桓騎兵的斥候出現在十二三里外。
以袁軍斥候人數推測,敵騎總計應當超過萬騎,且主力不出二十里遠,若是急行軍速度快,日落之際就可能會抵達鄃縣附近。
劉備輕微點頭示意,讓夜哨再往後邊查探誰為騎將,有沒有步軍隨行,如果發現有步軍,則先打探出人數與主將旗幟,縱使夜晚也不受禁令管控,可直進營盤彙報。
接著將目光轉向郭嘉,笑起來道:“河北騎兵已至,看來袁本初也不遠了,須先重挫對方斥候,使其耳聾眼瞎,此戰需先擊敗袁軍騎軍,至於烏桓人不過疥癩之患。”
“河北騎兵若勝,蹋頓則會搖旗吶喊,順勢追擊漢軍,假設袁紹的騎軍先一潰千里,那烏桓必會揚鞭驟急奔馬絕塵,往而不止的夾尾逃遁。”
劉備忍俊不禁,想起了些事情,遂笑道。
袁紹要是自信認為拉攏的胡人會為他盡心竭力,那就大錯特錯了。
只要他率軍只追著袁軍騎兵主將所在衝殺,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一味窮追猛打,直到擒殺敵將為止。
給蹋頓兩個膽子,也不敢領部落站出來,替袁軍騎兵擋箭矢,除非那人就是袁紹,或許還有幾分可能。
打仗憑藉的就是士氣,看平時操練是否嫻熟,有無甲堅兵利,紀律嚴明若如長城,然後以奇襲、速決、突破等手段,制人而不受制於人,便可勢如破竹,無往而不勝。
兵家決勝沒有太多複雜操作,是那塊材料,多幾次率軍出征就能歷練出來,自然瞭若指掌,爛熟於胸。
何況統帥對於軍隊士氣的加成,那是無法估量的。
有他劉玄德在虎賁騎和沒有在,那戰鬥力都是兩回事,連他麾下精銳皆如此,何況袁紹乎?
袁本初要是敢讓河北騎兵先至,那就給對方再上一課罷,兵家之要,在於正奇,不可測識,方能取勝。
能把奇兵變為正兵,把正兵變為奇兵,隱蔽自己意圖,使敵軍看不出形跡,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非小心謹慎就不敗的,後世也有人以為一條防線,就能遏制敵軍,結果慘遭打臉。
劉備想到此處,不覺撫掌直笑。
郭嘉有些不解其意,揖禮問所故,劉備搖了搖頭不作回答,接著又複道:“看來今夜就要給許子遠與高元才一次重創,打的他們心膽皆碎,再也不敢輕易出城才行。”
“不然我軍一旦與袁軍主力交鋒,許攸、高幹等人又在背後騷動,怕容易影響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