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從西漢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73章 漢帝劉宏之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章 漢帝劉宏之死 (2 / 2)

“靖祖所望,乃是天下太平,萬民安樂。”

“我們要擁護的從來都不是漢帝,而是漢民。”

“至於誰當皇帝,這真的重要嗎?世祖光武帝雖為景帝玄孫、長沙定王之後,但畢竟血脈稀薄,只能勉強算是漢室宗親。”

“第九世遼東王擁立光武為帝,因此居功甚偉。但他真正的功績並非是擁立光武,而是再造大漢,讓百姓們重新富足安樂!”

“只要百姓安樂,能穿好衣、吃飽飯,不受外族入侵之禍亂,漢帝是誰便已經不重要了。”

聽完白髮老者這席話,年輕族長劉玉眼神愈發堅定。

他的選擇是對的。

只要天下能夠太平,無論漢帝是誰都可以。

現在的大漢已經腐朽不堪,成為了禍害百姓的源頭,這樣的大漢,本就應該滅亡!

“蒙叔,我要離開村子了。”劉玉平靜的說道,“族中之事,以後就全都仰仗您了。”

“族長,何故如此?”

“漢室將亡,我也該去尋找一位有資格繼承大漢天命的人了。”

劉玉的目光深邃,彷彿能看到遙遠的未來,“只要這個人是劉氏皇族的後裔,能重振漢室榮光讓天下太平,即便他出身寒微,哪怕是織蓆販履之輩,也值得讓我去輔佐他!”

中平元年末,遼東王劉倦與曹操一同前往了譙縣,廣納豪傑、散盡財富去組建一支能拯救大漢的軍隊。

同年,一個叫劉玉的年輕人走出了遼東,周遊大漢各地,尋找有資格繼承大漢天命的人。

……

第十六世遼東王死後,邊軍被遣散,大漢已經失去了稱霸天下的底蘊。

各地盜賊四起,聚眾作亂,漢室無力鎮壓叛逆,便只能放權於各郡,允許地方自主募兵,設立州牧。

如此一來,眼下短暫的危機暫時平息,但卻導致了皇權衰弱,更大的危機已經開始浮出水面。

中平元年末,涼州爆發叛亂,進犯三輔。朝廷在平定涼州叛亂的戰役中,有一位名為“董卓”的將軍立下大功,受封斄鄉侯,後來又加為幷州牧,從此開始執掌兵權。

中平六年四月,漢帝劉宏病重,崩於南宮嘉德殿,年三十三歲。

漢帝臨終前有意傳位於皇子劉協,但外戚何進卻擁立了年僅十七歲的皇子劉辯為帝。

新帝劉辯即位之後,拜何進為大將軍,朝臣們因為該給皇帝上什麼尊號陷入了爭議當中。

有的人認為,應該給先帝上尊號為“孝靈”。

大漢以孝為先,認為孝悌為仁之本,故而自惠帝開始,每一位皇帝的諡號當中都會帶有一個“孝”字。

在“孝”之後的那個字,才是漢帝真正的諡號,由其生前的功績來決定諡號該怎麼取字。

可先帝劉宏的實在沒有什麼功績可言,他在位期間雖然幹了不少的事,但卻沒一件事有好的結果,害的洛陽嫡系死傷殆盡,甚至還史無前例的害死了一位遼東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