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劉宏這個正兒八經的昏君,他的諡號毫無疑問會是個惡諡。
但惡諡也有很多個,到底該選擇哪個,朝臣們也因此而犯了難。
有人認為改為其上諡號“孝靈”,源於“亂而不隕為靈”,也就是在位期間胡作非為,但也不至於讓國家因此而滅亡。
“靈”確實是惡諡,但明顯配不上劉宏。
害死了遼東王、害死了靖祖嫡系血脈,這也叫“亂而不隕”嗎?
只不過朝臣們畢竟是大漢的臣子,還是要給漢帝留一些體面的,就算是上諡號,也要收斂一些。
但另一群大臣們卻提出了反對的意見,他們不認為先帝還有什麼體面可言,應該上尊號為“煬”才對!
好內遠禮,逆天虐民曰煬。
這是最典型的惡諡,甚至很難找出來幾個比“煬”更惡的諡號了,以此來表現先帝劉宏生前的窮奢極惡。
朝臣們為了先帝的諡號爭論不休,而大將軍何進則出面阻止了爭吵的雙方。
他提出了比較委婉的意見,讓雙方各退一步。
至於這個退法,實在是有些一言難盡...
大將軍何進的提議是,既然大臣們為了諡號該定為“靈”還是定為“煬”而爭執,反正皇帝的諡號是有兩個字的,何不妨把這兩個字都用上呢?
於是,大將軍何進便直接做出了決定,取走了“孝”字,定先帝劉宏的諡號為“靈煬皇帝”。
先帝劉宏若是知道自己的諡號被定為“靈煬”,怕是氣的能從棺材裡爬出來。
不過他估計也沒這個機會了,已經死了他此刻應該在九泉之下被歷代漢帝群毆。
那個畫面,簡直不要太美妙了。
總而言之,先帝諡號的紛爭總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更大的紛爭,才剛剛開始。
新帝即位之後,何太后臨朝稱制,朝中事務由大將軍何進與太傅袁隗把持。
太皇太后董氏失勢,但她不甘於此,仍在試圖擁立自己養大的皇子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