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大皇子插嘴,“這本書的作者明明是個道士!”
顧晏生哈哈大笑,“看來你對當今的神醫吳先生一點都不瞭解。”
他解釋道,“吳先生一生向醫,為了醫,可以做任何事,年輕時為了學習道家的祝由術,足足當了十年的道士,於祝由術上深有研究。”
祝由術是一種心理治療法,常被人稱為巫術,有些人每天提心吊膽,說是見到不幹淨的東西雲雲,其實都是心病。
只要給他畫副符,燒成灰灰融在水裡,喝掉後便會藥到病除,並非真的是符起了作用,是心理。
心裡覺得沒有了,便不會再去關注,不關注了,自然會覺得沒有。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能看到,有些人看不到,不想,就不會遇到。
吳不死低頭,“這本書確實是老夫寫的,灌入了老夫畢生所學,可惜當年無人識寶,老夫一氣之下便將之全投了火坑,只隱約記得賣了數月,賣了三本有餘。”
這對一個一腔熱血,預計能全部賣完的人來說,是一種侮辱,吳不死本不想再提,奈何今日這事不提也要提。
“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你就是吳神醫?”顧晏鳴找準機會質疑他。
只要說他不是真的,他的話也就不作數,“你根本就是假冒的!”
他這相當於自相矛盾,方才指證顧晏生時,一口咬定他就是名單上五個會制七生七死毒的神醫,現在又質疑他的身份。
心裡其實還是抱著一種希望,此神醫非彼神醫。
但這世上有這麼巧嗎?
正好他是神醫,他會制七生七死毒,寫《道家》的大夫也瞭解七生七死毒,還將中毒過程寫了下來。
很明顯,那個神醫就是這個神醫。
“是不是假冒的,不是你說的算。”吳不死看向撐起身子半坐著的皇上,“皇上,七生七死毒須得經過七次生和七次死,若是老夫猜到沒錯,你這是第六次死吧。”
本來這話不該直接對皇上說,死啊死啊的不吉利,可吳不死只是大夫,本事大的人大多古怪,直來直往,即便這麼說了,也沒人敢找茬。
連顧晏鳴都說了,此神醫會制七生七死毒,既然會制,自然會解。
吳不死說出皇上的病情,並不是偶爾,他是要證明自己,證明自己就是吳不死,就是那本書的作者。
那本書的作者瞭解七生七死毒,如果他不瞭解,便說明是假冒的,他了解,才是真的神醫。
“老夫年輕時喜愛遊歷,確實見過類似的情況,也將之寫進《道家》中,只不過不是中毒過程,是解毒方法。”他見禮,“三殿下說的是對的,大皇子是誣陷,還望皇上明察。”
“父皇,別聽他的片面之詞,據我所知,吳神醫今年至少七十高齡,寫下《道家》時才三十多歲,如今四十年過去,他還能記得這麼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