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泰勒莊重地向首腦K行了一個軍禮,“因為戰爭的影響,美洲板塊的量子平衡遭到嚴重的破壞。”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地球版塊構造學說有了延伸與發展,指出任何板塊皆可用量子來衡量與定義,即量子板塊構造學說。其中的一條EP值等價理論為重點,既適用於整個板塊也適用於板塊的區域性,而兩者相互關聯,又相互影響。理論指出,如果一座城市或者一座山脈的數值超過或者低於它該有的界限值,就意味著,它會與地球分離開來,變得支離破碎,最後徹底從世界上消失。此時紐約的情況便是如此。
該學說首先由美國第二研究所的第二小組創立,因為顧慮其影響並未對外公佈。
辦公室內共站著十人。其中六人的身份和K一樣,是國家的首腦,他們的國家也成立了相應的科研小組來研究地球的板塊,進度有慢有快,慢的需要半個月,快的則需5天就可以將成果投入到實際的運用中。而事實卻是,美國比他們足足提前了一個月。
儘管這個結果是在一個被動的局面中出現,他們的內心卻仍然被一種因為競爭落敗而帶來的羞憤所佔據,“作怪”了好一會兒。
剩餘的二人是美國的某部長和某副官,以他們的職位,對量子板塊構造的一些事並不會覺得陌生,只是沒想到這一天到來的那麼早,所以多少有些吃驚。
泰勒在K的示意下重新調出美洲板塊,上面定點浮現著許多城市、山脈和海峽的實景影象。其中,紐約最為顯目:它在原有佔地的基礎上,囊括進了整個弗農山和新澤西州東邊的半島區域,共計829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以海平面為參照,整座新城市的地殼向上抬高60米,龐大的地下交通網路因此暴露出來,各條河流的水位下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給它披上了一份蒼涼。
“這就是美洲板塊量子失衡後的模樣,說是慘不忍睹也不為過。”K說道,而他的聽眾正是其他六位首腦,“不瞞各位,早在四個月前,南北美洲許多城市出現了EP值不穩定的現象。紐約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嚴重的一個。為防止情況惡化,我方在紐約秘密建造了‘紐扣’,一種能量平衡裝置。但根據現在情形看來,它卻成了綁在我們身上的一顆炸彈,引線就是這場戰爭。”
聽到K的話,那位部長和副官立刻想明白了什麼,眼睛因此軲轆地轉動了一下。
“在這次行動中,各位慷慨出力,我方表示感謝。出於情義,我願意把量子板塊學說的所有研究成果無償地分享給各位。”K接著說道。他打量其他首腦們,有意地去觀察他們的反應。
一個聲音隨即在K的話落下、眼珠滑動到右邊時冒了出來,而聲音源頭是梳著背頭、神情柔和的年齡大約在四十五的英國首腦L。
“我方就不客氣了。”L如是說道。
有了L的帶頭,其他的首腦們不再矜持,紛紛作出表示。G國首腦W最後一位發言,而他的答案也是當中最簡單和唯一不同的:只是“不了”兩個字而已。
“你情我願的事,我不強求。”K說道。
此時,雅各伯拍手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他的身上,然後側身對K說道:“迴歸正題,該繼續啟動‘多洛斯’了。”
K沉吟片刻,不鹹不淡地說出“可以”兩個字。接著,他和雅各伯一同伸出右手,手掌朝下,落在重新擺好的長方體儀器上完成比對,但他們等待的結果卻遲遲沒有出現。
一旁的直播畫面中,阿格利亞飛船仍完好無損地懸停在紐約的正上空。
L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想到什麼就必須說或者問出來。就在他微微張開嘴唇時,辦公室自動垂直簾後的玻璃突然被震碎,擊打在簾子上面,發出“嘩嘩”的聲音,一些玻璃碎片透過地面與窗簾之間的縫隙滾到他們的腳邊。同一時刻,在畫面中,天空上方亮起一抹刺眼的暗黃色的光,隨後兩股驚天氣浪先後從南北兩側刮過,帶來的浪沫和飛沙碎石把紐約和阿格利亞飛船披上一層的厚厚的紗。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L率先問道。
又是一番調查。原來,“多洛斯”啟動的前2秒,一顆超空泡離心彈從威尼斯蝸牛府急速升空,在大西洋北部戴維斯海峽上空擊中它,使它發生爆炸,其威力在大氣層上方蔓延開來,波及位於北極上空的“二啟鏡”。幾乎是同一時刻,南極上空的“二啟鏡”也發生爆炸,從而引發氣浪。
發射超空泡離心彈的只可能是阿格利亞。如此,問題便又來了,黑手黨掌控著整個威尼斯,阿格利亞要在他們眼皮底下弄出如此大的動靜,事先沒有得到對方允許的話不可能辦得到,也就是說,雙方之間必定交換了除金錢之外足夠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