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蘆報更”和“防奸避弋”這兩個篇章就著重描寫了大雁的機警與聰慧,它們一路上明防掩捕,暗防勾弋,可謂處處小心、步步驚心。
世間險惡,這是一段艱辛的旅程。
生存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但是,翺翔在天際的大雁從來不曾畏懼過。
這是生存的壓力,也是天性的解放。
廣袤無垠的天空賦予了它們同樣開闊的心胸。
大雁們引頸長鳴,聲聲清唳此起彼伏。
韓昭左手按弦,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挑七絃,音出後,按弦手指不離開弦,向左邊的龍齦方向下一位得聲,右手並不不再彈。
“問信衡陽”、“雲天萬裡”這兩個段落以陣陣清遠的雁鳴之聲,表現出大雁之間相互問訊,顧盼有情的神態。
眾人的眼前,視野開闊,極目遠眺,便見天高雲淡,泛著淡淡的光。
明淨的天色上,大雁矯健的身姿翺翔於廣闊的天地之中,此時此景,眾人只覺濁氣出,清氣生,面上一派明朗。
琴曲倒數第二段——“銜蘆過關”,林漠右手無名指向內彈入,打一弦、二絃,隨即右手食指向內彈入後又向外彈出,抹挑三絃,琴聲鏗鏘有致而又抑揚頓挫,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大雁最後的闖關。
琴音跌宕間,眾人的心也隨之起伏不定,默默地為大雁吶喊助威。
韓昭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散挑七絃,進入琴曲的末段——“引群出塞”。
“唳~”清亮尖銳的雁鳴響徹天際,高昂的頸項顯出幾分志得意滿的驕傲與恣意。
大雁勝利闖關後洋洋自得、意氣風發的神態,栩栩如生,纖毫畢現。
眾人不禁為之莞爾。
曲子的最後,琴音漸弱,幾分杳冥,與幾分空渺。
大雁遠去,化作小小的黑點,唯有清唳嫋嫋,還縈繞在耳邊,卻終也漸漸淡去,再也捕捉不到分毫……
至此,琴曲結束。
……
偌大的會場是一片熟悉的安靜。
韓昭的《雁過衡陽》,既有大氣又有頓挫,大氣處恢弘磅礴,頓挫處跌宕有力;既有委婉又有激昂,委婉處深沉婉約,激昂處振奮鏗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