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頓時更得意了。
這時。
劉思怡拉了拉還想說點什麼的王超,示意他別說話,然後對著莊十三拱了拱手。
“劉家,劉思怡。”
廚師間也講究一個師承,有師承的普遍看不起沒師承的。
而有師承的那一方主動報家門,一般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多用於有一定名氣,但是名氣並不是很大的那種。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發生了什麼衝突,主動報家門的一方會被預設為有服軟的意思。
當然,其中還帶著一點警告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兄弟,給個面子,我師傅可是誰誰誰,識相的我給你服個軟,這件事就算是過去了,如果你還是得理不饒人,那就別怪我叫我師傅出馬了。
這種情況下,要麼是地位相等和平解決,要麼就是雙方師傅誰也不服誰,兩個師傅再出來幹一仗。
第二種:在正常交流的情況下,主動報家門是為了表達出一種善意,順帶說明咱們都是同一種有師承的人,不是什麼野廚師,可以多親近親近。
一般這種情況下,不管地位高低,都會給對方一個笑臉。
第三種:這最後一種其實和第一種差不多,也是在有衝突的前提下才會出現的情況。
不過和第一種不同的是,這種情況多出現於仗勢欺人,威脅的意思遠大於服軟。
可以理解為:小子,我師傅可是誰誰誰,識相的你就給我服個軟,我可以放你一馬,不然咱們走著瞧。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和我爸是叉叉叉差不多。
莊十三這種報家門,就是和第一種一樣,希望雙方各退一步,咱們和平解決。
不過聽了劉思怡的報家門之後,他徹底就沒了這個想法。
劉家,手藝涉及廣泛,在皇權時期,家中人物世代都是宮中的御廚,其中還有好幾任傑出者出任過御廚長,在當時御膳房的地位不可動搖,幾乎是被公認為廚神世家。
當然,人各有志,有服氣的肯定就有不服氣的,但是基本上大部分人都這麼認為。
而他的師傅平四萬,就單說川菜這一門菜系,和他水平差不多的就有不少。
“是我有眼不識泰山,告辭了。”
莊十三很憋屈的抱拳服軟,說完扭頭就走。
“其實你的手藝還是不錯的,只要在做菜的時候再專注一點、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嚴謹的態度,多用眼去觀察……多努力幾年增加一些經驗,還是有希望追上我十六歲時的水平的。”劉思怡認真的聲音響起。
莊十三腳下一個踉蹌,差點來了一個平地摔,站穩之後一個字都沒說,就這樣灰溜溜的跑了。
王超豎起了一個大拇指,誇讚道:“老婆,還是你厲害。”
張百億和張維舉起大拇指,表示強烈的贊同。
劉思怡臉色微紅,被誇的不好意思,連忙轉移話題招呼道:“吃吃吃,大家都吃,菜都快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