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工業民科> 第一百一十一章 談判計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 談判計劃 (1 / 2)

省外經貿帶著里昂一行人參觀了汽車廠。這次他們派出的人,正是周建江副廳長,他負責這次談判工作的監督工作,同時也要向中央和省裡及時彙報。

林向榮廠長已經兼任了汽車公司副總經理一職,也將參加和外方的談判工作。

地方上實在是人才有限,上級左挑右選也沒挑出一個對汽車業既熟悉又讓他們十分放心的人。

他們熟悉的還都在sh跟德國人談判呢,只好從一汽方面調過來一位名叫李剛的副廠長,充任濱城汽車廠的總經理。

李剛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和汽車製造專業並參軍,赴蘇聯參加過重工業部一汽工作組;回國後歷任一汽發動機分廠工程師、技術科科長,一汽副總工程師兼規劃室主任,一汽副廠長。

李剛被從幾萬人的大廠調動到不到2千人的一家小廠,沒有任何怨言。他積極的向林向榮瞭解廠子裡的情況,同時還介紹起了一汽目前推行的豐田生產體系,展望將來能把這家工廠建設成為國家重點的汽車廠,實現祖國轎車工業的騰飛。

林向榮也挺高興,上面調過來一位汽車業界的老前輩,對廠子發展建設肯定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他的信心和心氣也高了不少。

里昂一行人參觀了汽車廠的發動機廠房、機加工車間、車身衝壓車間、組裝車間。一路走來讓三人驚訝的不得了,穆克連連點頭豎起大拇指說道:“能在全世界封鎖的情況下,發展成這樣非常了不起!”

林強生已經事先介紹了廠子的技術狀況,因此幾個外國人也有了很大的心理準備,實際看到的遠比他們想象的好很多,最起碼工廠裡見到了一些半自動化的裝置,工人們對流水線大生產的流程是熟悉的,每個工人都只負責一項任務,這樣熟練度就能很快上來了。

林向榮聽到兒子的翻譯後,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驕傲。看了看兒子,又看看幾個外國人,笑著說道:“這都是我們和哈工大的師生們一起琢磨出的一條生產線,跟貴公司的技術實力還是不能比啊!”

汽車廠目前年生產汽車穩定在5000輛左右,這種規模在國外也就是一家改裝廠的水平,但是在國內是真真正正排在第二位的轎車生產廠家。第一位sh汽車5000輛以上,第二位就是濱城汽車廠,後面沒了,全國就這兩家轎車生產廠家。

巴爾一手拿著小本和計算器,一手拿筆算著。在估計著這家工廠的年產值和總價值。雖然這點規模在巨量外資和技術面前沒有卵用,但這也是他作為談判分析師的一個習慣。

“這家工廠雖然安裝了一些半自動人工的生產輔助設施,但還是屬於50年代末的技術水平。想要達到目前世界先進水平起碼要投資一億美元!這些生產裝置能留下的很少,對新公司來說其價值等於零,我們還得為處理老舊裝置花錢!”巴爾一邊計算一邊看著工人們組裝轎車說道。

林強生翻譯過來,中方人員的表情都尷尬難看了一些。不過人家說的也是事實,又一想外商說投資裝置技術要一億美元,大家又惆悵了起來。

周建江笑著說道:“請外商到會議室,我們先聊一聊談判預期和內容吧?”

林強生和里昂等人說了之後,一行人就到了汽車廠的小會議室。

里昂交給中方一份談判內容計劃書,書上把談判的細節內容都寫了出來。外商的計劃書很詳細,總共分了兩項談判內容,一項是與汽車廠的投資合作,另一項是投資建設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兩項談判同時進行,節省時間。

這是林強生在幕後策劃的,他充分吸取了sh汽車談判組和德國大眾公司談判6年的教訓。把這份計劃書寫的很詳細,趁著中央領導同志們都在這裡,先把一些問題拿出來說明,同樣也是為了減少折騰減少談判的時間。

中央希望汽車合資公司年產轎車數量最少15萬輛,上級還希望這些轎車能為國家出口創匯,要求80的產量都用來出口。

光是這個產量和出口創匯的問題,sh那邊就遇到了不少的麻煩!他們自己認為一開始沒有經驗,生產這麼多轎車投資大負擔重;而且國家規定80的產量出口創匯,sh方面覺得難以完成。德方也不同意這麼大的產量80用於出口,擔心衝擊他們的海外市場。

內外雙方都有顧慮,就這兩個問題,和德方扯皮談了兩年。直到1980年條件改變,sh方面私自降低了年產量,15萬量降低到了3萬輛。兩年的艱苦談判,成了無用功全部作廢。

在自己沒有信心,和德方的疲於扯皮,加上中央不理解的三重打擊下,sh方面在數量和出口問題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妥協。

相反,在林強生這裡,一切都沒有問題!

要15萬輛的轎車產量,好啊!林強生都想上30萬輛。要出口,更好啊!林強生也想出口,當然也會往出口方面努力。但是出不出得去,那就合資公司成立,生產出轎車以後再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事在人為嘛!他就不信,上面會拿槍逼著他去出口。後世多少國內的汽車大公司,吵吵嚷嚷的出口了,結果新聞報道了一陣子,最後都不了了之,也沒怎麼樣嘛。

而且林強生知道改革開放以後,尤其到了80年代,開放國門之後,各級政府需要大量的辦公用車,以及富裕起來的萬元戶都開始追求擁有一輛轎車。

到了83~84年,每年進口轎車數量達到了34多萬輛。這麼大的轎車進口量,到那時國家也不見得會放任,何況還有每年幾十萬輛的走私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