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十四年七月初六,孫山告別了戀戀不捨的親人,又一次踏上參加鄉試之路。
孫青等人經過集體商議,決定由孫氏族人孫全和孫山的表弟方威二人陪伴著孫山去濟南府。
孫全和方威二人別看年紀小一些,都有一身不錯的武藝,又都是讀過幾年蒙學的人。
最重要的是孫山曾經救助過二人,他們對保護孫山必能盡心盡力,確保孫山不會受到傷害。
由於孫山是前屆副榜舉人,不用去參加鄉試前的錄科考試,能夠直接參加鄉試,否則他此時出發去濟南府,已是太晚了。
孫巖的學識不足,院試成績有點差,被恩師趙軒留下繼續讀書,主攻孫山提出的不足之處。
此時孫氏一族的家業甚豐,孫山三人在沂水縣車行租賃了一輛往返濟南府的牛車,極順利的來到濟南府城。
孫山熟門熟路的來到自己之前住的客店,客店掌櫃對自己客店唯一中出過的上屆副榜第一舉人孫山記憶深刻,熱情的將自家一座獨門小院低價租給孫山。
上一次孫山只考得副榜第一舉人,卻導致鄉試主考官鮑錦丟官歸鄉,還得了個永不復用的聖諭。
訊息一傳開,孫山的名氣比正榜舉人還勝一籌,還有許多人為孫山打抱不平。
這幾年無論縣、府、院試時,都有人出重金租賃孫山住過的客店,說什麼自己能夠僥倖吊榜尾,不名落孫山之後足矣。
客店掌櫃尋思著,若孫山今年考上正榜舉人,來年這個小院的租金還不得數倍的增長,他才捨得今年低價將小院租賃給孫山使用。
一路上風餐露宿緊趕路,生怕耽擱了鄉試,孫山三人受盡了苦頭,都十分疲憊不堪,略加收拾後,便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一夜好夢到天亮,第二天一大早,三人還沒有起床,便聽見小院大門被人敲響。
方威的身體強壯,三人中他的年齡最小,又是第一次出遠門,便起身去開院門。
只見院門外站著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大漢,身穿一襲乾淨整潔的長衫,好像家境不錯,眉眼之間充滿忠厚誠樸之英氣。
青年人看到開門者是十七八歲的英武少年,神情之間微微一陣驚愕,又回首望望小院門外,確定無誤後,才滿臉微笑著詢問方威。
“請問此處是青州府沂水縣馬家莊孫孝廉的住處嗎?小可與孫孝廉有一面之緣,聽說他前來參加鄉試,特地過來拜見,不知孫孝廉可在府中?”
方威見來人十分客氣,連忙拱手回禮:“貴客,這裡正是孫孝廉的住處,我是他的表弟方威,是陪伴著前來趕考的,表兄還沒起床,您先進院稍候,我前去通報一聲。”
那青年人聽後舒了一口氣,滿臉含笑的走進小院,在客廳中落坐耐心等待。
過了沒多久,稍事梳洗的孫山走進客廳,當他看到青年人時,高興的哈哈大笑起來,還恭敬施禮向對方賠罪。
“孫山有些失禮了,一路匆匆來到濟南府,沒有來得及登門拜訪李兄,反而勞累李兄前來,真是罪過啊、罪過,請李兄多多諒解。數年未見嬸孃身體安康否?李兄和小妹一向可好?”
這位青年人正是李鎮,自從有了孫山和範閒的加盟,李鎮經營的書鋪雖是個小生意,在濟南府也逐漸開啟局面。
畢竟濟南府是個大城市,人口多識字的人也多,對書籍的需求量極大。
尤其是範閒寫的言情話本,更加獲得閨房小姐的熱捧,銷售量劇增,幾乎佔了書鋪銷量的一半。
再加上又購買了幾位貧寒士子的書稿,逐漸吸引到不少喜愛讀話本的青年男女,受到了他們的熱情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