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包拯不屑的道:“朔州在西夏和大宋之間,他屯兵於此,為的只是左右逢源。一國之君自然該有一番氣概,他竟然隱瞞,可見格局不大。”
“包公高見。”
沈安是真的覺得包拯對耶律洪基的看法沒錯,眼光獨到。
這位皇帝登基後沒啥作為,興宗教,好享受,這些不斷在消耗著遼國的實力。
而耶律重元父子謀逆之事對遼國的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印象,以後他更是逼死了蕭觀音,甚至自己的兒子都沒逃過一劫。
許多人說耶律浚是奸賊耶律乙辛弄死的,可若是沒有耶律洪基的首肯,弄死了耶律浚的耶律乙辛能活?
耶律洪基還喜歡詩詞歌賦,對中原文化頗為傾慕。可你是帝王啊!
沈安想起了李後主,又想起了趙佶。
這二位都是藝術家,可最後的結局都很慘。
遼國的掘墓人在沈安看來就是這位耶律洪基。
“包相……”
柳客又喊了一聲,包拯皺眉道:“有什麼事咋咋呼呼的?遇事要鎮定,天大的事有老夫在,不用慌!”
柳客看了沈安一眼,說道:“包相,歸信侯在耶律洪基的住所點了一把火……”
“什麼?”
包拯愕然,嘴角抽搐了一下問道:“什麼火?”
柳客說道:“歸信侯臨走前在耶律洪基的房間外面,留下了一個書院弄的小東西,說是能縱火……”
操蛋啊!
包拯看著沈安,目光中多了沉痛。
出發前官家再三交代,讓老夫看著這個小子,官家……臣辜負了您的信任!
這一刻包拯悲憤不已。
“包公,耶律洪基找不到證據,您放心好了。”
沈安在出發前就準備了些小零碎,原以為沒有用武之地,可沒想到竟然能燒一把耶律洪基,讓他的心情大好。
包拯卻想到了另一個可能,“會不會沒燃起來?”
若是沒燃起來,大家就當沒這回事。
沈安篤定的道:“書院那些雜學弟子弄這個手到擒來,為了可靠,他們試驗了無數次,您放心,若是燃不起來,某就單騎殺到朔州城去。”
包拯瞬間就舉起手,習慣性的想拍過去,可想想不對,就收了回來,假裝撫了一下鬢角的長髮,然後沉聲道:“去打探訊息。”
“包公,邙山軍一直有人在後面……稍後訊息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