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九年之隔
如果不是二十五歲那場巨大的變故,岑鳴蟬也不會覺得“做個小孩子”有哪裡不好。
在她的大部分童年裡,父母是一直缺席的。他們年紀輕輕就白手起家外出經商,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在人生最得意時卻慘遭破産的打擊,消沉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夫妻二人重振旗鼓東山再起。
說起來也是個勵志故事。
只是他們的獨女卻成為這段勵志故事中那隱形的犧牲品。
岑鳴蟬一直寄養在奶奶家裡,由奶奶撫養長大。
等後來父母決定回歸家庭時,岑鳴蟬已經十幾歲。
沒人教導過她應該如何與父母相處,這些年她為了讓父母喜歡,讓父母多看一眼,她將怨懟、委屈、思念等眾多情緒吞嚥入肚,極力扮演著乖巧女兒的角色。
只是她到底是個孩子,偶爾在她覺得被拋棄被放棄不被愛的時候,她便會顯露出真實的性格。
母親後來曾經把她抱著懷裡,問她怨不怨父母出去打拼,沒有把她帶在身邊。
她搖著頭懂事地說不怨,貼心地說著“我知道你們是為了給我更好的生活”這種話。
但實際上她是怨的。
她曾經很羨慕鄰居家的姐姐,姐姐家境不好,連客廳裡的沙發都是破舊的。然而她去找姐姐玩,卻總是看到他們一家三口坐在那個沙發上一起看電視。
對於姐姐來說這實在是稀鬆平常,而在岑鳴蟬的記憶裡,她卻從來沒有這樣的體驗。
沒有一家三口一起看過電視,父母總是匆匆地回來,又匆匆地離去。
而她還要為了不讓他們難過,在告別時還要不痴纏不撒嬌不哭鬧。
後來父母終於回歸家庭,把岑鳴蟬接回身邊。
他們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沒有經過任何考試,也沒有任何教材供他們參考,僅僅是因為一次成功的□□結合,伴隨岑鳴蟬呱呱落地,他們三人都擁有了各自的身份。
此後的相處中,他們一直在摸索,一直在磨合,一直在彌補,一直在修複。
父母意識到這些年在情感方面對女兒的虧欠,加倍得關愛與呵護,逐漸演變為有些變質的病態的掌控欲。
而岑鳴蟬因為缺失父母的關愛,因此將管束視為父母表達愛意的方式之一。她很享受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享受著他們注視她,關愛她,為她定下規矩。
然而人性都是複雜的。
父母在蒼老,岑鳴蟬在長大,在渴望自由。
她按照父母對她人生的規劃,做個淑女,好好學習,考上當地最好的高中,進入本省理想的大學。
距離達成“完美一生”的成就便只剩下找個好工作,有段好姻緣。
那些被壓抑著的慾望,那些近在咫尺的自由,終於在她離家去唸大學後,得以疏解,得以獲得。
岑鳴蟬渴望自由,卻又像是剛出窩的雛燕,飛翔時惴惴不安,風雨時總想躲藏於父母羽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