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靖的人馬。他們怎會出現在此處?”看清這支人馬的衣甲旗號,尤濯不敢置信的驚叫道。
卻見那支人馬往兩旁一分。中間閃出一匹桃花馬,馬上一員女將正是李青璃。身後左有哪吒,右有敖鈴。她催馬來到前方,手仗一對神兵斷水鈎嬌叱道:“護國侯駕下先鋒李青璃在此,爾等還不下馬受縛!”
白陽河畔的一場大戰漸漸接近尾聲,在發覺崇侯虎父子及兩位監軍都已逃之夭夭以後,尚在負隅頑抗的兵將們大為洩氣,終於喪失了最後一份鬥志。
崇黑虎檢點人馬,得知自己的十萬大軍在此戰中折損兩萬有餘,而對方的十餘萬人馬在死走逃亡之後只餘六萬左右。再想想先前若是生擒下崇侯虎父子和費尤二人,不僅自己的人馬可免傷亡,對方的十餘萬大軍也可完好無損的接收過來。兩種結果比較之下,他此次雖然成功,但付出的代價未免太大。
正在懊惱之時,崇黑虎的心腹大將高定滿臉慌張地跑來稟報:“千歲,大事不好,李靖和蘇護的兩支大軍同時動了,而且是互為掎角之勢,看樣子竟是要夾擊我軍!”
“不可能!”崇黑虎大叫道,“這些年來,蘇護一直對李靖征伐冀州,迫他獻女入朝之事耿耿於懷,人前人後多次表示怨恨之意,如今又怎會與李靖合作?”
他尚未想明白這個問題,大將沈岡又來稟報:“千歲,李靖大軍已經渡過白陽河,因為有蘇護人馬在旁牽制,我軍根本不能施以阻擊!”
“原來那蘇護這些年一直在裝模作樣,他和李靖定是早有勾結!”聽說李靖和蘇護配合如此默契,崇黑虎終於想通一些問題,苦笑道,“當初李靖掃北,我和蘇護都曾在他麾下為將,曾聽李靖講過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可嘆我至今才明白,李靖能講出這的故事,本人自然是一個慣做黃雀的高手!”
聽得四周金鼓之聲打坐,己方分明已陷入別人的包圍之中,高定和沈岡面上慘淡,一起向崇黑虎請示道:“千歲,敵軍攻擊在即,我們是就地據守,還是籌謀突圍?”
“這些都用不著啦,”崇黑虎頹然道,“你們兩個隨本爵往李靖軍中走一趟。”
高定和沈岡相顧愕然。高定問道:“千歲,我們去李靖軍中做什麼?”
崇黑虎滿臉苦澀之意,無力地道:“本爵有感於護國侯大義,故此不惜倒戈以對胞兄崇侯虎,如今僥幸成功,自然該去面見護國侯,表示投效之意!”
不久之後,崇黑虎的這番話便成為在天下流傳的官方訊息。人人都知紂王遣崇侯虎率大軍三十五萬征討李靖,先是在戰場上連遭敗績。後來曹州侯崇黑虎不滿因紂王及乃兄所作所為,於是大義滅親,聯合早有反商前科的蘇護裡應外合,大破崇侯虎。崇侯虎父子,費仲、尤濯兩位監軍,具被生擒至李靖帳下。李靖宣佈了四人之罪後,將他們當場正法。
此後,李靖攜大勝之勢揮軍西進。因為當初掃北之役時在北地樹立起赫赫聲威,李靖大軍所到之處,北方的四百鎮諸侯望風歸附,短短數月時光,李靖便將整個北方納入掌握之中。
崇黑虎和蘇護又聯合了各鎮諸侯,公推李靖為新一任北方諸侯之長。李靖君臨北地為無冕之王後,仍貫徹了先前的主張——守土自立,不朝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