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後,在遇到妖獸時,逢蒙總是積極的一馬當先對妖獸展開誅殺,基本不用羿動手。
看到那些身軀龐大、面目可怖的妖獸紛紛倒在自己的劍下,逢蒙心中興奮異常。這對普通百姓來說噩夢一樣的怪物,但在此時的自己手下,卻是如此不堪一擊,滿滿的成就感在心中開始累積沉澱。
很多妖獸在和逢蒙交手幾個回合後,自知不敵扭頭便跑。在和這些妖獸的打鬥中,逢蒙的虛榮心得到了酣暢的滿足。
起先他還有些不自信,但隨著死在他劍下的妖獸越來越多,他開始流露出一些邪惡的本性。殺妖獸不再手軟,甚至手法相當血腥。本來可以一劍便可致命,他卻故意手下留情,然後再饒有滋味地慢慢將妖獸折磨死,這過程讓他覺得十分享受。
有幾次,他甚至玩起了欲擒故縱的貓鼠遊戲。
蒙的理由是:“這些野獸幹盡了傷天害理的事,不知吞噬了多少無辜生命,對他們不要有任何憐憫之心,用什麼樣殘酷的方法殺掉它們都不為過。”
羿對他的做法立馬進行了制止。“不管多麼邪惡的生靈,死亡對它來說已是最嚴厲的懲罰!在羿看來,這種殘忍的做法同那些妖獸沒什麼區別!”
逢蒙唯唯諾諾的應承著,收斂了許多。在羿面前,他還不敢過於造次,至少現在,至少表面。
伴隨羿度過了幾年的除妖歲月,逢蒙漸漸看清了一個事實,天下人所尊崇的只是羿,而他逢蒙永遠只是一個配角,一個起襯託作用的人物。
天下各方百姓,在聽說羿前來除妖後,無一不是對羿大神般的頂禮膜拜,恭迎十裡,斬殺妖獸後,則萬民同慶,有時還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對羿歌功頌德。
但實際上,那些妖獸卻大多喪命在逢蒙的箭下。
還有許多地方,百姓自發給羿建起了長生廟,那些廟蒼松翠柏掩映著紅牆綠瓦,規模宏大器宇不凡。
廟內塑有羿的神像,廟中常年香火不斷,每逢初一十五附近百姓便結隊來燒香磕頭,一面祈禱羿老爺長命百歲,一面祈求羿老爺保佑一方平安。
逢蒙很仔細的觀察過這些長生廟,師傅的塑像要麼就是凜然正氣的坐像,要麼就是彎弓射日的場景,各地基本相同,還有一個共同點,這些廟裡都沒有他逢蒙的影子,哪怕是在師傅身旁。
雖然,在慶功會上羿都會告訴大家,妖獸多半是逢蒙所殺,自己這次出來只是陪徒弟走走,但這絲毫影響不了人們對羿的尊崇。
大夥對羿射九日的壯舉極口揄揚,而唯獨對眼下逢蒙剛剛斬殺妖獸事隻字不提。這不由得讓逢蒙漸生不滿。
尤其是在慶功會上,有時逢蒙應眾人要求展示一下箭法,雖然總能博得人們的陣陣掌聲和喝彩,但那只是一瞬間的事,人們的目光始終都集中在師傅身上。傳進逢蒙耳朵裡的,也更多的是對羿的贊美!
人們尊稱羿為“天下一箭!”稱羿的箭法不可能再有人超越。這些話如針芒般陣陣刺痛了逢蒙的心。
想起自己一路上不畏艱辛斬殺妖獸,而眼前大家把功勞全都歸功於師傅,全都贊美師傅,而沒一個人表揚自己,逢蒙心裡開始不平衡起來。
“真恨不得讓妖獸給你們全吃了!”有時候他竟有點後悔自己殺死那麼多妖獸。
尤其在聽到人們稱呼師傅“天下一箭”的時候,逢蒙心裡明白,如論自己如何努力修煉,但只要師傅活著,這“天下一箭”的稱號,則永遠和自己無緣的。
不論自己進步多快,其結果也會永遠像人們說的那樣,“羿在這世上是無人能超越的!”而自己最多隻是頂著一個羿的徒弟的名號,甚至都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叫逢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