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之劫平息後,洪水也漸漸退去。但經此大災,天地間陰陽失衡、四儀錯亂。一時間,天下各地又紛紛出現許多怪獸妖物,四處塗炭蒼生。
有道是一個國家禮崩樂壞法度廢弛,一定會出現禍國殃民之徒;天地間陰陽錯亂,必定會孕育出殘害生靈的妖魔。
妖獸噬人之事時有發生,剛開始只是發生在偏遠的地區,後來隨著老百姓大批跑到城裡躲避,城裡也開始出現妖獸的影子。
百姓再度陷入惶恐,每天提心吊膽地過日子。
好多人家在天色剛剛見暗,便連忙回家緊閉門窗早早的歇息了,白天,沒有實在必要的事,則是盡量不出門。
中土的每一整座城市都是如此,全國籠罩在一副死氣沉沉的氣氛中。各地的諸侯更是紛紛派出使者奔赴京城向朝廷求援。
而朝廷此時尚未完全恢複元氣,對此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直嘆這多事之秋。
百姓的困苦很快便傳到羿的耳朵裡,便聯合其他修道門派,帶著逢蒙再度出山,共同為民鏟除禍害。
羿的再度出山,直接提升了百姓計程車氣,一些年富力強的年輕人開始自發的聯合組織起來,拿起武器組成巡邏隊,承擔起保護女人和孩子的責任,甚至,在遇到妖獸的時候也能夠英勇搏鬥。
好在此番大劫後生出的,都是些虎彘狼蟲類的小妖獸,和當的九嬰、大風不可相提並論,所以,它們並沒興起多大的風浪。在羿的帶領下,沒用多長時間,便將它們斬殺幹淨了。
而真正有點靈性和道行的妖獸,聽說羿親自前來後,無不是遠遠的逃走,躲進深山老林中,好多年也不敢出來害人。
本來射殺九日後,羿便成了天下百姓心中無人可替的救世主。如今再度施恩於天下,這更是讓百姓對羿的崇敬,幾乎到了迷信的程度。
“拜天拜地不如拜羿老爺!“天下火,地生水,唯獨羿老爺能救咱老百姓”!當時天下到處流傳這這幾句順口溜!
更有天不怕地不怕的百姓放話出來,說以後連皇上老子的話都不聽了,只聽羿老爺的,哪怕羿老爺讓他去死,也會毫不猶豫照做的。
本來自己這條命就是羿老爺給的!皇帝只知道向老百姓徵稅,而羿老爺卻能保咱們的命!
這一切,師徒二人自然都看在眼裡。
但同一種事物,看在不同人的眼中,卻有決然不同的感覺。
羿對此只是大度的一笑了之,甚至有時候他心裡還會有些反感。本來他做這些事只是出於正義的角度,絕不是貪圖半點名利。而逢蒙則不同。
他對此樂此不疲,並且感覺自豪無比。其中,他心中還多少帶點嫉妒。自豪的是,天下人所尊崇的羿是自己的師傅,嫉妒的是,我逢蒙什麼時候也能這樣被人崇拜啊!
羿此次出山帶著逢蒙,本意是想讓逢蒙藉此得到鍛煉。
平日師徒二人一直都是在遠離城鎮的山中修行,雖說日子過得平靜,但逢蒙所學的一身修為,卻從來沒有過實際運用。如今四方妖獸肆虐,正是一個絕佳的檢驗機會。
其實,逢蒙表面上似乎對那種平靜的日子很知足,但骨子裡卻不然。他總幻想著有機會在人前炫耀一下現在的本事。過去受盡了人們的白眼,而如今,自己是萬人敬仰的羿的唯一弟子,總算可以揚眉吐氣了。
他甚至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要找那個曾經滅了他們幫派的修真門報仇。
羿對這些卻沒有覺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