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明明已經有了一支如此龐大的部隊接近,正在城中勞作的那些奴隸們看上去卻完全沒有任何的動容,仍舊在各自忙碌著自己的工作。
又過了片刻,大軍漸漸的接近了。
一面旗幟在煙塵之中若隱若現,正是一個碩大的“趙”字。
在這邊趙國的大旗之下,李牧以及義渠勝在眾多親衛的簇擁下並駕而行,兩人的臉上都帶著十分明顯的笑意。
在兩人的身後,除了上萬名由趙國和義渠人騎兵所組成的聯軍之外,還有著幾千名匈奴的俘虜,以及數以萬計的牛羊。
早在開始建城的時候,李牧的舉動就已經引發了匈奴和烏孫人的關注,但是讓李牧奇怪的是,過了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仍舊沒有大批的敵人出現在自己這座城池附近。
這讓李牧和義渠勝有些疑惑,難道匈奴人和烏孫人對此真的無動於衷?
好在剛開始建城的時候,李牧就已經朝著草原上派出了大量的哨兵和間諜,偵察匈奴人和烏孫人的行蹤。
由於李牧的麾下有著大批來自林胡樓煩的胡人,這就為李牧的情報偵察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一個趙國人出現在草原上會被匈奴人追殺,但如果是林胡樓煩或者義渠這些人就不一定了。
也正是在這些胡人探子們的幫助下,李牧花費了二十天的時間,總算明白瞭如今草原上的形勢。
自從月氏王戰死之後,整個月氏國基本上就已經是覆滅了。
絕大部分的月氏人成為了俘虜,只有一小股月氏人的殘兵敗將帶著為數不多的老弱病殘,僥幸的逃離了烏孫人和匈奴人的連續追殺,朝著更西方的地方逃亡去了。
這片原本屬於月氏人的草原已經完全成為了匈奴人和烏孫人的領地。
原本根據說好的分配規則,是匈奴人佔據的地盤比較多,而烏孫人佔據的地盤比較少。
但是在得知了匈奴人剛剛吃到一場大敗仗之後,烏孫人十分果斷反悔了,強佔了許多豐美的草場,而僅將少部分比較差勁的牧場交給匈奴人。
如此一來,匈奴和烏孫人之間不可避免的就産生了某些齷齪。
雖然說盤踞在這裡的匈奴人並不是整個匈奴的所有精銳力量,但是如果匈奴人和烏孫人聯手起來的話,僅僅憑藉著李牧手中的這一萬名騎兵,其實勝算也不是很大。
畢竟這一次李牧麾下的可不是百分之百的趙國騎兵,絕大部分的李牧麾下的騎兵,都是來自於義渠勝麾下的義渠騎兵。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牧並沒有力敵,而是選擇了智取。
他十分聰明的抓住了烏孫人和匈奴人之間的矛盾,先是讓義渠勝派出使者去說服了烏孫人,從烏孫人那裡得到了匈奴人的情報,隨後又親自率領大軍,突襲了匈奴人的庭帳。
在這種種靜心安排之下,李牧果然大獲全勝。
匈奴人負責駐紮在此處的盧屠王部落被李牧一戰而定,盧屠王部落之中的高層幾乎被李牧一網打盡,而其他的人也通通都當了李牧的俘虜,所有的畜牲牛羊也都成為了李牧的戰利品。
有了這麼一場大勝,也就難怪李牧和義渠勝兩個人都是面帶笑容了。
此時此刻,這兩位首領所討論的就是關於分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