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
秋風送爽,但及不上趙丹的心中更爽。
這一座曾經一度被秦國人奪走的城市,如今再一次的回到了趙國的手中。
事實上回歸的不僅僅是這一座安邑城,就連整個河東郡和崤函通道,都原封不動的回到了趙國手中。
在一個月之前的鹹陽之戰中,趙軍裡應外合破城成功,除了呂不韋帶著少數忠心耿耿的‘精’銳部隊護衛著子楚殺出重圍和白起大軍會合之外,其餘鹹陽之中的幾十萬軍民統統落入了趙國的手中。
如此一來,秦國除了求和之外便別無他途。
包括太子趙柱母親華陽太後在內的秦國公族、滿朝的大臣、包括白起全家老少在內一大批秦國貴族家人的‘性’命統統都被趙國人捏在了手裡,不求和還能怎麼辦?
於是很快的,一場會盟就在安邑城之中展開了。
作為失敗方的秦國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如下:
第一,歸還包括河東郡和崤函通道在內的所有領土,秦趙兩國邊境恢複到開戰之前。
第二,承認義渠國的成立。
第三,向趙國提供大筆賠款,以贖回被趙軍握在手中的大批人質
這三點條件確定之後,據說當時白起就向子楚提出了辭職。
但無論如何,白起也無法改變子楚的決定,畢竟任何時代不怕死的人都是少數,被俘虜的秦國群臣們自然是非常願意用金錢來贖回自己‘性’命的。
忠心為國的武安君無形中又將自家的同僚們給狠狠得罪一遍。
趙丹當然並不在意白起是否會得罪秦國的同僚,而是在安邑之中召開了盛大的宴會來宴請子楚。
坐在安邑城的舊王宮之中,趙丹舉著手中的匕著對著面前的秦國太子子楚笑道:“太子,汝且嘗嘗這些趙國美食,卻不知道比起關中美食來說卻又如何?”
趙丹將“趙國”這兩個字咬得非常重。
河東郡是趙國的領土,出産自河東郡的美食,理所當然就是趙國的美食啊。
此刻的趙丹和子楚正在飲宴。
飲什麼宴?
當然是和平之宴。
雙方之所以在這裡飲宴,那是為了慶祝秦國和趙國這兩個同出一源的強大國家又一次的停止了相互之間的徵戰,又一次的選擇攜手共向和平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