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沒人欺負俺?
你眼瞎啊,咋沒人欺負俺?
過去族裡那回有好事不是交給俺,現在呢?
明擺著是有人記仇,報復俺呢,你們竟然沒看到?
這眼看著是不給俺一家子活路了,俺還活著幹嘛?
乾脆一家子利索的死了算了,省的成了人家的眼中刺,礙人眼。”
張鄭氏哭的雖然難聽,但有些話好似很有一番道理。
難道?
本族的人好懶還顧忌著是一家人,其他人卻忍不住了,頻頻用懷疑的眼光看著張知勁。
還有零星半個心軟的,看張鄭氏一家可憐想說句公道話,復又顧慮家中孩子日後來附學的事,是以猶猶豫豫的不敢說。
如此種種行徑就可恨了。
張知勁被眼前的一切氣笑了。
他是行伍出身,是以平常行事雖免不了用計謀,但最喜歡的卻是敢作敢當的人。
可惜當場這麼多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罷了,最少看清一些人,也不算沒收穫。
此外,別看張知勁冷眼旁觀張鄭氏一家胡鬧,其實此舉正暗合他意。
張鄭氏說的沒錯,他就是故意的。
怎麼著?只准你算計陷害別人,我還不能還手了?
原本張鄭氏老實點,他看在張知言的面上,也敬她一個女人養活一家子不易,準備聽大伯、三伯的話放她一馬。
結果,她背地裡反而說三道四挑撥離間不斷。
既然如此,就怪不得他在張知言回來前給她挖個陷阱,省的她發達後找自己的麻煩。
說起來也是諷刺,哭的正歡的張鄭氏並不知道,她現在出息的長子張知言很快要衣錦還鄉,讓她母憑子貴了。
這倒不是張知言傳過信,而是張知勁推斷的。
到底是做官的人,張知言有意推遲迴鄉,隱瞞訊息還無傷大雅,可一直不回鄉,萬一真餓死老孃,那事可鬧大了,等著御史彈劾吧。
張知勁正是抓住這個機會,這才故意把張鄭氏漏了,為的就是讓她鬧,甚至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