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區別,自然顯的張知勁不合群,也少不了被某些不服氣的人欺負。
雖然張知勁仗著父親教的功夫,暗地裡給自己報仇了。但心裡的不痛快,又豈是說的完的?
當然,有人會說:人嘛?小時候就應該受點兒委屈,將來才好先苦後甜。
如果這還不算啥的話,張家嗣的去世就實在太委屈了。
說起來,張家嗣死的實在是太怨,也太憋屈。
——常家大老爺騎術不好,還非愛打獵。
那一日在郊外避暑時,聽山莊的管事說山上有虎。
興頭上來,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然後,老虎真來了。
起頭打獵的他沒事,張家嗣反倒受了魚池之殃,被驚慌失措的常家大老爺推入虎口。
——本該打虎的人反被老虎狠狠地抓咬了。
最後,老虎終於被打死了。張家嗣也因為傷太重,掙扎著拖了兩三天,到底去了。
為了掩飾自己的不當,省得丟面子。常家大老爺不僅不厚賞有功之人,暗裡還示意家下——明著藉口常奶孃守孝,暗裡卻是將她趕出了常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並不死心的常奶孃,這才攜子無奈扶靈回鄉。
後來,要不是那些從常家出去的,跟張家嗣混的不錯的兄弟找來,常家怕那些人對常家以牙還牙,他們還回不去常家。
也因此,為了‘化干戈為玉帛’,常奶孃又硬仗著母親的身份,又為他結下了張常姻緣。
有件事張知勁一直憋在心裡,如今更張不了口。
——當年,扶靈回鄉後,常奶孃怕他大伯等知道,他父親的好兄弟混出頭兒了。
又唯恐他們知道,父親去世的真相,或跟著他們沾光,或依仗那些好兄弟,與常家拼個你死我活。
也怕張知勁不想回常家。
便私下假稱,他叔伯張家元等)有人對她有非分之想、非禮之舉。
也怪張知勁當時太年幼無知,還對常奶孃抱有母子之情。對幾位叔伯又因為相處的時間太短,不是很瞭解,慌忙間自然上當了。
……
張知勁成親後,比他父親還不如。
最起碼,常奶孃總是跟他父親做了一段兒正經夫妻,生了張知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