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丫頭婆子也早早的備上了。
結果先因為她一胎所出的弟弟,出生即夭折了。後來她出生後,家裡又發生了一連串不好的事情。
——尤其常老爺子,就是在她出生第三天去世的。
這可是常家的‘定海神針’,對常家的影響太大了,誰能看著她過眼?
長眼人都看得出來,她不得家裡喜歡,以後能落到什麼好?
這裡明擺著是個冷灶啊。
那些家生子兒都是幾輩子在常家混的老人兒,就算不聰明,看的多也看懂事兒啦。
誰不是跟紅頂白、捧高踩低的?自然都想著法兒撤了,畢竟又不是沒門路。
因此,這才便宜了常嬤嬤。
只苦了張知勁父子。
若如此還沒什麼,在外面見得多看得多,張家嗣也不想為這點事計較。
大不了他只當沒娶妻。
至於兒子?
破費點,在外租一個婦人照料也不是不行。
可惜常奶孃並不想放過他們父子。
——因為常五小姐的不受寵,下人們當然多有怠慢。
常奶孃對常五小姐十分盡力,再則主辱奴卑一損俱損,自然看不得這些。
怎麼辦?
她竟不惜從家中偷拿張家嗣賺的錢,用來賄賂各路管事。
畢竟為了讓小主子過得好,想不花錢不可能。
但她又不想拿小主子的私房,畢竟她還想將來好跟小主子表功呢。
為此,連張知勁從會走路起,因著張家嗣經常被主家安排著出門,不能再管他。
結果就被常奶孃仗著親孃的身份,安排著要陪那些管事的兒女們一塊兒玩兒。
他們本就不是一路人——管事的兒女以後多半還是奴僕。
雖然背靠大樹好乘涼,但身份始終低人一等。
張知勁卻因為張家嗣並非賣身為奴,便高了他們一等,是良民,能讀書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