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善當年年少時,就敢做不畏強權的事兒。
經過三十年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和每日三省的反思,如今他大面上看著圓滑了,但其實直來直去的性子還生生的印在骨子裡。
就像對張老五一家這樣的,他就喜歡有話直說。
一來是對五房的人沒必要圓滑。二來,不是他看不起他們,他說的圓滑點兒他們聽得懂?或者說他們不會故意當沒聽懂?
所以看他們不吭聲啦,明知可能得罪五房的人,張家善也沒準備對他們說話客氣。
他直截了當的做決定:“那就先蓋一座。”
他本來就不樂意五房一下子蓋兩座新房。
畢竟聰明人都講究財不外漏,太張揚了雖然很出風頭,但也是會無比招人恨。
只可惜張老五不聽他的,他又估計著兄弟情義終究心軟。
如今倒好,他們先鬧出事了,這正好和了他的心意。
他再強硬一點兒,看誰敢反駁。
“這怎麼行?”
這不是說剩下的錢,張家善贊同補給宋氏嘛?
憑什麼?
張楊氏就是攪屎棍兒,這會兒又跳出來了。
她不由自主的對著,聽了張家善的話後,滿身興奮高興的張知壯夫妻,露出一臉的防備:“別找我,我沒錢。”
她擺出了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渾身上下好像都寫著‘要錢沒有,要命一條。’
而且為了達到目的,她還先下手為強:
“老天爺呀,你睜開眼看看吧!天下還有這種事兒?這誰家的媳婦兒嫁過來十來年了,還有再補聘禮的。
這不是胡鬧嗎。
若以後哪個不滿意了,是不是誰都可以學了。
莊戶人家哪能被這麼禍禍?
這是害人啊。
天底下哪裡有這樣的兒媳婦兒。
怪不得人家都說娶了媳婦兒忘了娘呢,我以前還不信,今兒可算見到了……”
“閉嘴吧你。”
張老五有兄弟撐腰決斷,反正又不用他得罪兩個兒子,他這一聲底氣又足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