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丈夫沒去世前的張伯書對劉二女來說是那是心頭肉的話,那現在的張伯書就是劉二女命根子都不為過。
必要時候心頭肉狠狠心能挖了,命根子被奪可就等於奪命了,劉二女只要想活她就不能忍。
劉二女明白不能這樣下去了。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生恩不及養恩大’。
只是心裡想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一回事了。
若她是乾脆的人的話,她可能什麼都不想,橫衝直撞就過去了。
但一來她的性格並不是那麼好改的,這讓她對人對事時十分膽怯。尤其是婆婆這種輕易就壓她一頭的角色。
為了以防上前說不出話來,她指定在私下合計好了再行動。
二來
張伯書這一天安排的很合理。
比如佔據白天大部分時間的讀書事件。
自古以來能讀書都是少數。
除了權貴世族、百官耕讀,其他的人最起碼也得有些閒錢才可以讀書。
說的好聽,而實際上呢?
底層大部分老百姓只不過維持溫飽,閒錢也有但想要讀書一般不可能。
也所以能讀書在村裡真是能光宗耀祖的大事。
誰敢在這上面做手腳耽誤子弟讀書,不用多久只半天你試試?
其他村人罵你還是其次,張家元這些恨不得子侄出息的族中長輩就繞不了你。
而且從另一頭來說劉二女母子之所以戰勝張楊氏靠的是誰?
再比如吃飯?
小孩子喜歡饞嘴很正常。
他們家唯一差的就是劉二女不跟著一起吃飯。
可分鍋吃飯這也不算差錯。
村裡只要不是分家,合在一起吃飯也不過是為了省事、省糧、省柴火,其實有很多巴不得不在一塊吃呢。
像大戶人家有幾家是在一起吃的?多數都是各房吃各各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