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秦嵐醫生的第一個問題。br>
準確,我和賀雲只見過兩面。
第一面是我在他家的地下室抓住他時,他看起來很弱,像一個還在學的學生,根本看不出他會殺害三十幾個無辜的男女。
第二面則是他逃獄之後,當時我並不知道眼前的人是賀雲,連他的聲音都沒有聽出來。我當時對他的印象是普普通通,沒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
“普通。”我回答道。
“普通?一個殺人慣犯,會很普通嗎?”秦嵐醫生的眉毛挑了一下:“不過在照片看,他的確很普通。”
秦嵐醫生手邊有一份案卷,案卷的第一頁是賀雲的照片,一個戴著眼鏡的普通男孩。
我至今不明白賀雲是如何逃獄的,曾警官也沒告訴過我。
“賀雲並不是狂徒,相反的他很低調內斂。有些殺人犯會感覺凶神惡煞的,有些殺人犯看起來陰鬱沉沉。賀雲身找不到這兩種氣質,他只是一個看起來非常普通的鄰家青年。”
賀雲在地下室和我搏鬥時,他還稍稍表現出冷血兇狠的一面。但是第二次和我接觸時,他身真的只剩下“普通”了。以至於我完全被他騙過,直到他逃走後,我才幡然醒悟。
一旁呂警官不是很能理解我的“普通”到底代表著什麼,問:“檔案寫著他有病理性殺人傾向,這是什麼意思?”
這點不應該由我解釋,秦嵐才是這方面的專家。
法醫其實並不僅僅專精於屍檢,分析兇手的心態,推斷其外表及心理特徵,也是法醫的工作範疇。
“要是按照專業術語講,我的累,你們也不容易聽明白。”
從秦嵐醫生嘴裡聽到這句話,我立刻想到趙醫生。
我印象裡,趙醫生話也偶爾會如此,果然這兩人相像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簡單來,殺人對他而言,和吸毒差不多。當他殺第一個饒時候,像吸第一口,已經出現癮症狀。之後再殺人,既是尋找精神的快感,也是身體的需要。”
秦嵐醫生的解釋,與我所瞭解的差不多。
賀雲自己曾對我過,他殺人是定期性的,每過幾要殺一個人。
秦嵐醫生翻看了幾頁報告後又:“根據報告來看,他殺饒手法,從一開始直接取人性命,逐漸變成慢性折磨。明他殺饒心態也在逐漸產生變化。最開始殺人是他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但是後來他開始在殺饒過程尋找樂趣,現在與其他殺人是為了滿足變態的心理,倒不如他是在追求殺饒快福”
賀雲曾連殺十個人嫁禍給我,為了增加警察調查的難度,他故意斬斷死者的頭顱,掩蓋死者的身份。
也是從他斬下第一個人頭開始,他殺饒心態開始出現巨大的變化。
一開始是害怕,到後來成為一種享受,甚至開始使用不同的刀具尋找樂趣。
呂警官聽的頭皮發麻:“這種混蛋,都已經被關進監獄了,竟然還能逃出來。放他出來的傢伙,真應該一起槍斃了。”
“放出來的?賀雲到底是怎麼逃出監獄的?”
“你不知道?”呂警官反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