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雪本是想先粗略翻看筆記裡的內容,可是越看越入神,緊縮的眉頭一直沒有舒展。
我完完整整看完的,只有第一本筆記,最少那本筆記裡,我並沒有看到較深奧的東西。不過筆記處理屍變所用的方法,玄乎其玄,看似匪夷所思,又好像在情理之。
如以糯米封蔭屍口的方法,需要準備五錢左右的糯米,煮熟之後,揉捏成團,在晨時塞入蔭屍口,既可拔出蔭屍自身屍體,使得屍變停止。
這方法看似與道術完全搭不邊,卻是用晾經萬物相生相磕道理。
糯米屬水,也謂陰,而蔭屍則同樣是陰屬之物。以糯米塞入蔭屍口,糯米陰性遠不如蔭屍,再加其特有的粘性和吸裡,只需要擱置一夜,能從人屍最容易蒸發水分的口腔將屍陰之氣盡數拔出,在第二清除糯米即可。
這辦法雖然妙,但和筆記記載的大多數方法一樣,只能對最初級的屍變屍體,也是蔭屍起作用。等到殭屍有了自我意識,算糯米能夠拔出屍氣和屍毒,也沒人可以把一團糯米塞入殭屍嘴巴里,還能全身而退。
類似的方法還有十幾種,每種方法都離不開民間常用的驅邪避鬼物飾,算是完全沒有道力不會道術的人,只要勤加練習,也能用筆記記載的辦法除一般鬼魂,對付蔭屍。
如此簡單易學,也難怪人脈會在民國時期成為道門三脈最大的宗脈。可也是因為人脈道術學習起來無需基礎,才導致人脈有真才實學的人變得越來越少,最後甚至無法保住人脈,致使人脈更為高深的道術無人問津,從此失傳。
阿雪看的眼睛略略發酸,這才將筆記本放下:“這一家還有傳人嗎?”
“還有一個叫做師忘歸的,在做抬屍運屍的生意,很可惜他沒有從他爸那裡學習道法,這兩本筆記也一直塵封在他家雜物間裡。十幾年來,他甚至沒翻開看過。”
我之所以能肯定師忘歸沒看過筆記,是因為筆記有一部分是他父親的手寫日記。他如果仔細看過,不會這麼輕易將筆記本交給我了。
“是嗎?人脈此斷根,真是可惜。”
話頭一轉,阿雪將我沒仔細看的筆記交到我手,並且翻開了筆記間的幾頁。
“這一部分是寫如何克殺殭屍的,我剛剛將這部分看完。”
阿雪翻給我看的這一頁,用鋼筆怪怪的花了幾個饒形狀,這幾個人似乎是在劃某種招式。
而下面所配的字採用了言的寫體,讀起來異常困難,以至於我看了兩句便讀不下去,將筆記還給阿雪。
“寫了什麼,還是你直接給我聽吧,看得我頭都快大了。”
“這一部分應該是筆記的主人,直接從一本失傳古書抄下來的。”
“有寫怎麼克殺殭屍嗎?”我見阿雪話半句,略略急躁。
阿雪點頭:“你知道《子不語》,這本書嗎?”
“你的房間裡不放著一本?”
這本書是我從阿雪房間裡翻出來的,這本書在清代成,記載了不少鬼神異事,也寫了一些剋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