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趕屍鈴?”
“這位警官還蠻識貨的。 ”師忘歸又衝我晃了一下鈴鐺:“我爺爺叫它來兒響,這其實是個普通的鈴鐺,只不過裡面有個釦環機關,平時都扣著裡面的銅片,只要按動鈴鐺把手的機關,銅片可以自由晃動,聲音也是這麼來的。”
師忘歸將鈴鐺交給我,我翻過鈴鐺正看到裡面的機關。
這鈴鐺已經略有鏽跡,顏色也偏青而不是古銅。肯定是從祖輩那裡傳下來,一代一代人輪番使用,才能有這樣的磨損。
而且鈴鐺機關看似簡單,卻做的精巧,得用特殊模具才能一體而成,現在應該已經沒有匠人會做了。
我試著往銅鈴灌注道力,然而什麼也沒有發生。也是,這銅鈴並沒有什麼玄的地方,只是一個普普通通,年代久遠的鈴鐺罷了。
將鈴鐺還給師忘歸,他將鈴鐺裡的銅片重新掛好,這才:“什麼趕屍鈴,或者驅屍符都是民間傳。不過是村民們的誤解罷了。”
“這話是怎麼的?”
師忘歸聳下肩道:“這本來應該屬於我們家的祖傳之秘,既然警官也是懂行的,我也不蒙你。”
當即,他整理了一番思緒,這才再次開口:“我原原本本的把趕屍的秘密告訴你吧。”
又過一道溝坎,耳朵也聽完了師忘歸的講述。
從頭至尾聽完他的話,我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心情該如何形容。
到底是失望?還是不信?
那些古書雜卷的記載,那些繪聲繪色的民間傳,不過是臆想兩個字能概括。
師忘歸,趕屍的道具,最讓人好並覺得詭異的,便是趕屍人手的趕屍鈴。因為鈴鐺裡的銅片是經過精心錘鍊的,所以能發出特別清脆的聲音,聽到此聲的人都會心跟著一顫,故而被訛傳成攝心鈴。
民間傳,趕屍人只要手搖鈴鐺,屍體便會跟著他走,搖一聲,走一步,直到穿越湘西河川。
實際趕屍鈴是聲音較響亮的鈴鐺,趕屍人之所以總是便走便搖鈴鐺,完全是為了提醒路人注意躲避。
任平常老百姓,不管誰看到趕屍人身後的一串屍體,都會被嚇得七竅生煙,有甚者甚至被嚇出失心瘋。
至於符咒趕屍,更是無稽之談。
從世間算,師忘歸的太爺爺應該是湘西趕屍最盛行時候的人,他必然是那時候在湘西呆不下去,來了省城附近落戶,也帶來了趕屍這門手藝。
如此可,師忘歸的趕屍手藝,是最正宗不過的。
而在他看來,與其叫做趕屍,不如叫做抬屍。
趕屍人一般是三人一隊,要走的路,都是車馬不能行的地方。
這其一人在前頭引路,手搖晃著趕屍鈴,藉此提醒村老少,趕屍人來了,速速避讓。
而另外兩人則是拿著兩根竹竿從要送的屍體腋下穿過,一前一後將屍體如同抬轎一般的架起,再這搖鈴的聲音,緊跟前人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