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忘歸將半遮的白單掀開:“這客人什麼時候送來的?”
旁邊壯漢忙檢視寫在他胳膊皮的黑字:“昨兒下午,東柳村送過來。”
“才停一要吃白食?肯定是他們家人見長毛,自己處理不了,才給我們送來的。”師忘歸一拉白單,將屍體蓋住:“找兩個人弄副草蓆,捲了給哪來的送回哪去。”
旁邊大漢忙應是,進了裡院去找草蓆了。
我在一旁看的真切,原本以為這些平腰板放的不過是假壤具,誰成想竟然真的是死屍。
剛才師忘歸嘴裡東一句“客人”,西一句“白食”。
我要猜的不錯,客人指的應該是板的屍體,吃白食則是這具屍體無法處理。
我記得曾在介紹茅山道派的古書看過,茅山一脈是道門與平民接觸最多的門派,所以門內道人大多會有一些怪的暗語,類似江湖黑話。
趕屍是個很費時間的工作,而且行程極長,時不時的要穿街過巷。若是嘴總掛著屍身之類的話,難免會引人不適,故而才將屍體稱之客人。
至於白食的法,應該是與道讓錢有關。
趕屍的要將屍體送交目的地,才能拿錢,是典型先幹活後拿錢的工作。如果屍體途生變,那隻能地焚燒或者掩埋,這一單自然算是白跑,也得不到報酬,還白白搭了幾的辛苦,所以稱之為吃白食。
因為我只是掃了一眼,沒有看仔細,所以也不知道那具屍體屍變的成度。師忘歸處理的非常果斷,一見屍體出現屍變徵兆,立刻叫人以草蓆蓋屍,要送回原處。
他是典型不願惹禍身的型別。
草蓆蓋屍叫做遮氣,能一定程度的緩解屍變。明清時期,貧民死後都是以這類席子一卷了之。
由此可見,這個叫做師忘歸的道士,雖然浮誇的很,卻並非一點本事也沒櫻
我前道:“剛才他的東柳村離這裡遠嗎?”
“警官先生,你問這是要幹嘛?”師忘歸反問我道。
“我打算和他們一起到死者的家裡看看,看看到底是什麼陰宅,能讓這麼嫩的屍體屍變。”三言兩語,我也稍稍透零底。
師忘歸聽我出陰宅屍變的話,當即看我的眼色都變了,暗聲道:“警官先生,你也是門內的人?”
我不置可否,只問:“東柳村離著多遠?”
屍變可不是那麼常見的事情,若非至陰之地常年養屍,一般饒屍身,只會入土腐爛,根本沒有屍變的機會。
雖我那一眼掃的不清,可那具屍體的屍斑卻絕不是死了有一段時間的人該有的樣子。這具屍體既然送到了白莊,那便應該沒有入過土,沒入過土的屍身,又怎麼會屍變呢?
不得不,這也是事一件,我想弄個明白。
師忘歸指著東邊道:“往東五里路,有個五六百人口的移民村,那是棟柳村。村裡頭能見到一顆千年大槐樹,好認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