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別傳的神乎其神嘍!不過兩個有點閒錢的毛孩子,就算他們真的存在,他們又能救幾戶人家?不過杯水車薪罷了!”一客人看不慣前邊兩人話語裡的崇拜和讚揚,冷不丁給他們潑了一頭冷水。
大嬸的心裡一陣冰涼,她終於知道夫君為什麼不叫她多話了。這店裡的客人,也並不是人人善良的。倘若他們懷揣惡意,自己再貿然打探,只會害了阿婉和陶昕。
她正心裡難過著,突然街上又出現一官差,也拿著鑼敲著,昭告著齊王登基後的第一道旨意:罪臣易牙,媚上欺下,為禍齊國;恣意妄為,濫徵苛賦;勾結權臣,陰謀作亂;即日處斬,以儆效尤。
“什麼意思?那就意味著幡旗不用再懸掛了?!畢竟這事兒就是易牙一手推進的!”方才還不敢直呼易牙名字的客人現在膽子大了起來,肆無忌憚、興高采烈的和同桌客人討論起方才還以為是痴人說夢的事來。
……
傍晚時,易牙當街處以斬刑,圍觀者甚眾。到了天黑時候,飯館裡果然得到訊息:這幡旗可以不再懸掛了。
“其實這掛與不掛於我們又有什麼干係呢?左右我們錢幣也已經交過了!齊王總不可能把易牙收斂的錢財再還給我們吧?”一位微醺的客人大膽妄言道。
“你呀,應該這麼想:反正錢我們也花了,這些錢若能送走一位貪官,那也值當了!”另一位樂觀的客人說。
……
一日之內,那麼多措不及防的轉折發生,而且又都發生在阿婉和陶昕消失之後。一直沉默的大叔充耳不聞不聞客人們的談話,總覺得這些事和阿婉他們隱隱存在著某種聯絡。他有好多的疑問想要問他們,可是他們依舊沒有出現。
就在大叔左右等不來阿婉和陶昕回來時,又一個驚人的訊息傳了出來:齊王下詔,所有齊國百姓,憑藉掌勺幡或炊火幡均可領回一百到一千刀幣。
天爺!這是發生了什麼?!大叔驚心不已,越發覺得這些事情匪夷所思。
幾日後,從宮裡傳出小道訊息,說是齊王在檢視易牙家底時突然瘋魔了,直嚷嚷著滿箱財寶都是毒蛇活蠍,美人嬌娘都是腐皮枯骨,就連他喜歡的菜餚都望之狂嘔不止……一直折騰到天黑時分他才有所好轉,然後就有了最後一道旨意……
大叔的疑惑並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解,反倒隨著最初問題的醞釀越積越深。他們一家再沒見過阿婉和陶昕的蹤跡,但關於他們的事蹟卻在他們的子輩、孫輩里長久的流傳。那些後代子孫,大多把那個動亂年代所發生的離奇事件當作神話故事權聽一樂,但他們家中流傳下來的幾道菜餚卻名揚天下、廣受歡迎……
喜歡馭食記請大家收藏:()馭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