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深聞言看著負責工業口的大高個道:
“是不是一定要高精度地圖,那就要看我們國家希望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大高個對細長眼道:
“米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將自動駕駛分為從0到5六個等級,
0是無自動駕駛的輔助駕駛系統,有提醒和警示的作用,但不干涉人工駕駛。
1是干預性輔助駕駛,比如檢測前方障礙物並提供剎車制動,與前方車輛保持安全距離等等。
2算是半自動駕駛,在良好交通下可以啟動自動駕駛,但人駕駛為主,車自動為輔。
3是人車互動駕駛,車自動駕駛,人參與指揮。車駕為主,人為輔助。
4是高度自動駕駛,在非特殊情況或者非限定道路下,自動駕駛。
5是完全自動駕駛,任何情況下都由系統完成所有的駕駛工作,不限制條件和環境。
現在最先進的adas輔助駕駛系統最高能支撐到2這個級別,採用的也是adas級別的地圖。
但若是要往更高階別走,我覺得那就必須用到高精度地圖了。”
曹深覺得大高個的意識很不錯,不愧是領導還是有專業性在的。
畢竟現在才2012年,原世界到2020年的時候新車adas前裝的滲透率還不到50,預計到2030年才能到90以上。
而現在2012年,adas的滲透率還是個位數,各種型別的adas安裝量最高的滲透率也在3以下。
細長眼皺著的眉並沒有舒展開,繼續道:
“為什麼一定要研究自動駕駛?”
曹深笑笑道:
“通常來說有四個比較大的好處。
第一,可以減少交通事故。全球每年有120萬喪生於汽車交通事故,這裡面有九成以上是人為造成的。
第二,可以減少擁堵。
我們測算過在繁忙的路段,第一輛車哪怕是隻停下來兩秒就立刻啟動,到隊尾的最後一輛車啟動需要至少十五分鐘的時間。
我們透過系統模擬過,採用自動駕駛能夠明顯減少‘幽靈堵塞’的現象。
因為在整個自動駕駛平臺中,我們可以讓每一輛車的速度實現自動調節,讓道路最大化實現暢通行駛,避免整個車流陷入擁堵。
北畿市的交通狀況想必諸位都很瞭解,在早晚高峰期,跑半個三環至少需要一個小時。
隨著我國的城市化程序加速,人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保有量一定是節節攀升的,
限行和限購的確是一種方案,但我們也許也能從技術角度,來最大化平衡城市的承載能力和人民的生活需求。
當然,減少擁堵也能降低環境汙染。
第三、和擁堵一樣嚴峻的還有停車問題。
我們測算過,採用自動駕駛能夠在每側把為人預留的空間減少10厘米,每個車位就能節省1.95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