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成為首富從吐槽開始> 第240章 溝通連線萬物,全球永不失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章 溝通連線萬物,全球永不失聯 (5 / 7)

雖然如此,但地面網路始終是4g或者將來的5g為主體。

咱們國家規劃中的4g基站要建立500萬座左右。

一顆高通量通訊衛星,假定效能相當於一個4g基站。

那麼要實現與4g同樣的使用體驗,得有500萬顆衛星。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當然,這是在正常情況下。

實際上,曹深有系統在,只要你有網路覆蓋我就能用起來!

曹深繼續道:

“所以,我認為未來衛星網路會是地面網路的一個補充。

除了覆蓋那30億人口之外,更關鍵的場景是使用在‘物聯網’服務上。

衛星通訊不受地域限制,有更廣泛的覆蓋能力。

具備高穩定性,對物理攻擊和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強,幾乎不受區域性的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影響。

另外,在成本上,邊際成本極低。不依賴地面基礎設施,直接實現天際中繼傳輸。

這就不像地面運營商,每開拓一片區域都必須鋪設新的基站群。

這些優勢,都更加適合對可靠性要求更高,地域分佈更廣的物聯網來使用。

比如遠洋船舶、荒漠、野外、飛機這些場景,是地面通訊無法覆蓋的。

而且很多場景將來反而是人少,但機器多。

比如風電、太陽能發電、石油開採這種能源建設場景。

比如野外的電網線路監控,林場監控、防火預警等等。

而且,物聯網將來的連結數量將會遠遠超過人類的網路連線數量。

我預計十年後,物聯網的連結數量將達到700億個。

而由此產生的通訊需求是強烈的。

就如咱們今天提到的自動駕駛,這就是物聯網的一個案例。

未來人和機器的連線,機器和機器的連線會佔據更大的網路資源。

一旦我們國家的低軌道衛星網路建成,有機會建設出一個全球天地融合的大規模物聯網。

這個時候,傳統的地面通訊,將成為整個網路的一個補充。”

看著蘑菇雲開始激動得面色緋紅,曹深並不打算就此打住,繼續道:

“況且,您也知道,軌道和頻譜是通訊衛星能夠正常執行的先決條件。

單顆低軌衛星因為覆蓋範圍小,必須增加數量以實現全球覆蓋。

這就會讓本來就有限的軌道和頻譜資源更加緊張,將來世界各國肯定會在這個問題上有激烈的競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