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發現確實能達到效果,我們會在全國鋪開地面基站的建立!”
rtk載波相位差分其實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只是之前沒想到要做自動駕駛,就沒有大量的場景要求定位到厘米的程度。
於是,之前的地面基站就沒加這個。
事兒不難,相信很快就能有結果。
曹深繼續道:
“車上的gnss接收機,因為要同時接收地面基站的資料和衛星資料,所以需要你們‘指南’的定位導航晶片。
而且gnss接收機在車上,出廠前裝和出廠後裝都可以實現。
由於汽車涉及生命安全,國家甚至可以強制推廣。
這將是‘指南’進入消費領域的重要機會。
況且,gnss接收機完全可以由導航企業來做整機,現在國外普通的gnss接收機價格在2萬左右一套。
就算未來隨著進入廠商的增多價格會降低,但遠比給手機晶片整合提供ip技術賺幾塊甚至幾毛錢的收益高。
對此,還能誕生一批專做gnss接收機的企業。
另外,由於這種方式能夠讓精度在厘米範圍,甚至是毫米範圍,消費者用得體驗好以後也會衍生出更多的需求。
這也可以倒逼手機廠商在手機晶片中整合‘指南’的ip,讓‘指南’的市場份額提升。
‘指南’在進入gps的市場時,可以與gps甚至別的國家的導航系統進行相容,由此能夠更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只要我們的技術和產品體驗比其他國家的好,相容就會逐漸演變成侵佔。這一點,我相信是很有機會的。”
原世界中國的北斗,在2020年已經有55顆衛星,是全球導航系統中衛星最多的系統。
即便是gps因為發射的時間早,更早的佔據了更佳的軌道位置,但中國也克服了相當的困難,在技術指標上與gps做到了同等的水平。
甚至在亞太地區,尤其是國內,比gps有更高的精度。
“好!真的好啊!”蘑菇雲慈眉善目的拍著曹深的肩膀:
“不愧是網際網路最厲害的企業家,對技術的瞭解、應用都很強,而且非常有市場策略。
小夥子,你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蘑菇雲很是激動!
國家花了很多資金和研發力量,將“指南”放上了天。
可卻在市場上沒有辦法落地。
對此,他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收效甚微。
曹深無疑給他指出了未來的切實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