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 第二十六章 目改革(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六章 目改革(二) (1 / 2)

時至今日,老楊仍然清晰的記得十幾年前記者生涯的一些往事。那一年,嫩江爆發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臨江地區到處都在告急,到處都是水災。恰巧,市裡正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觀鶴節,老楊和朱亞男被臺裡派往飛機場,前去迎接全國各地演藝明星的到來。哪裡想到,在機場,所有的明星乾脆就不搭理你們地方的小記者,一個個戴著大墨鏡,繃著臉,就好像誰欠他們幾吊錢似的。

有什麼辦法,採訪任務沒有完成,大家只得跟著明星們的後面,追著人家往市裡跑。此時,迎面開來了十幾輛大卡車,上面站滿了人,車前面的橫幅明顯的寫著“抗洪救災”的標語。此時,我們感到很羞愧,家鄉的人們都在奔赴抗洪第一線,而我們卻與之相反,跟著明星的屁股後面跑。

“楊哥,我覺得臉紅,我們應該跟在對面的那個車隊呀。”朱亞男說道。

回到單位以後,兩個人跟部門主任金峰彙報了當時的情況,金主任特別讚賞兩個人的想法,支援他們前往抗洪第一線去採訪。許多年以後,每當金主任回想

起當年的情景,總是無限的感慨。那天,是週末,單位的同事都在準備回家,唯有老楊和朱亞男靜靜的站在單位的門口,等待著前往抗洪救災的現場。

那次,他們與市衛生局組織的醫療隊,去的是距離市區百里之外的碾子山區,那裡水毀嚴重,爆發疫情的可能性較大,老楊他們趕到那裡時,已經是夜半時分了。匆忙的瞭解了一下當地的情況,他們就跟隨著醫療隊連夜出發,趕往災區。

當時,道路被洪水衝得支離破碎,根本無法行車,大家只能步行前進。尤為艱難的是,經常遇見大小不一的洪水沖溝,小的還好辦,大的就難了。醫療隊在前面探路,遠遠望去,洪水已經沒過了腰部,回頭看看朱亞男的個頭,她要想過去,洪水起碼要漫過她的胸部。眾人不好說什麼,只是默默的看著她。

小丫頭牙一咬,抬腿就往水裡走去,大夥則呼呼啦啦的跟在她的後面。老楊緊走幾步,趕在了他們的前面,然後,回頭拍攝下來感人至深,難以忘懷的景象。

還有一年,那是一個三月天,大風雪下了一整天,晚間下班後,老楊加班正在趕製片子。這時,臺領導指令專題部派記者,跟隨市交警支隊雪夜千里大巡查,這項任務自然就落在了還在單位的老楊身上。

憑藉記者的專業敏感,老楊知道,這項工作雖然辛苦,如果用心,會拍出個好專題片。他就邀請還沒有離開單位的幾個同事共同採訪,沒有想到的是,大家都是為難的搖著頭,是啊,與生命安全相比,一部好的專題片又算什麼。

就在老楊自己要單獨出去採訪的時候,正好遇見剛剛採訪歸來的朱亞男,兩個人一交流,朱亞男馬上就要與老楊同行。老楊為難的指了指外面呼嘯的風雪,朱亞男驕傲的說,只有在艱難的環境下,才會彰顯我們記者的本色,而且,這個時候最需要的就是我們記者及時出現在現場,什麼都別說了,馬上開路吧。

大風雪,在北方俗稱大煙泡,風颳著雪,雪卷著風,莽莽蒼蒼,鋪天蓋地,能見度特別的低,特別是在風雪夜,滿眼都是狂飛亂舞的雪花。傍晚出發,第二天早上才返回市區。一路上遇見了各種各樣的交通問題,解救出來不少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意外傷害。

期間,為了使將來的節目更加的真實與精彩,朱亞男幾次現場出像採訪。由於風雪太大,颳得她根本就站立不穩,同行的交警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派兩個人趴在雪地裡,在她後面緊緊的抓住朱亞男的雙腿,這樣,才使她的現場主持完美收官。

迎著東方的曙色,在回來的路上,交警們感嘆道,一直覺得交警的工作是最辛苦的,沒有想到的是,記者這個職業同樣是一個高危的工作。採訪結束後,同行的交警們列隊朝兩個記者敬禮,表達他們對新聞記者工作的崇高敬意。

對於記者這個行業來說,你的採訪首先要自己感動,然後才可以感動觀眾。老楊記得多少次,朱亞男都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的陪著採訪物件哭泣,感動的,同情的,傷心的。採訪結束後,她經常的自掏腰包請那些困難的人吃飯,給困難的孩子買吃的,穿的,還每年拿出幾百塊錢供養兩個家庭困難的學生上學。

老楊一直相信,好人一定會有好報的,果不其然,幾年後,朱亞男的心願一個一個的實現了,而問題也隨之找來了。他老公開了幾家汽車4s店,同時經營著幾個品牌的汽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的。他老公看著她做記者的操勞和辛苦,十分心疼她,既然你的兩個心願已經達成,是不是該回家相夫教子啊,咱們家又不差你那一點工資。

做記者辛苦,這是大家公認的,也是大家認可的。前些年社會風氣還比較好,記者的那麼一點小正義感還有機會得以發揮。慢慢的,權錢的威力越來越在新聞部門得以彰顯,記者辛辛苦苦採訪回來的片子,領導一句話就給槍斃了。至於理由嘛,莫須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