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行者如歌之天耀中華> 第二十七章 目改革(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七章 目改革(三) (1 / 2)

雖然分手時,千恩萬謝的患者留下了他的電話號碼,說是回家後一定補償,可是,幾個月過去了,那個患者杳無音信。當問到這個計程車司機是否後悔時,他搖了搖頭說,誰都有為難遭災的時候,他給就給,不給就算了。同時,他還有一些見義勇為的事蹟。

聽到這些,朱亞男一擺手,不用多說了,此題透過,採訪時注意細節,一定會是一個很好的片子,播出後要注意社會反響,跟蹤報道。

下一個選題比較敏感,是關於市裡勞動湖南擴的。勞動湖南擴是把多年的死

水變成活水,使中心城區內多了一條流動的江水,這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情。原計劃五年內完工,可是,如今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勞動湖水仍然沒有流動起來。市民對此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對這件事情進行報道,一方面可以以正視聽,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督促一下此項工作,怎麼的也該給市民一個交代吧。

若是以往,此類選題只是可以背後說說,發一發牢騷,市裡根本不可能讓你發這種片子,現在可就不同了,所以,這個選題就獲得透過。

下一個選題是老楊提供的,可以作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幾年前,老楊採訪過一個剛剛加入紅十字會的獻血志願者,他是一個以蹬三輪車為生的個體戶,個子不高,臉色紅撲撲的。問他為什麼要加入紅十字會的獻血志願者行列,他回答說,可以用自己的獻血挽救人的生命,又不影響自己的健康。而且,他不

僅是現在要獻,將來會持續獻下去的。

這篇報道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時隔不久,老楊在血站採訪的時候,又巧遇到他,當時,他正在捐獻血小板。老楊問他,獻血是好事,可是獻的太頻了,對身體肯定有影響。他說,沒有關係,自己的身體棒著呢。

大約一年以後,老楊在血站又一次巧遇到他,他正在參加一個宣傳活動,看到電視臺來採訪了,馬上衝到前面,擼起袖子就要獻血。醫務人員提示他,不久前剛剛獻過了,不能再獻了。他說什麼也不聽,就是要獻血。

老楊看到他臘黃的臉色,心中實在不忍,轉身離開了現場,而且,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出現在老楊的鏡頭裡。老楊時常的內疚,是不是自己害了他。好人好事是應該宣傳,可是,有許多人為了面子,為了那些不切實際的讚揚就不顧自己的身體,一味的維護某種所謂的形象。他們不懂其中的利害關係,難道記者也就該糊里糊塗的過分宣傳嗎?

這個選題可以讓社會方方面面進行探討,節目自然就會引起關注,勇於反思自己報道的不恰當,這種事情在各種媒體上是見不到的。

還有一個選題令很多記者都有切膚之痛,就是記者經常被利用,或者說,經常被市民當槍使。比如,鄰里糾紛;比如,對市裡有關部門有意見;比如,打假;比如,糾正社會不良現象等等。一個電話打來了,記者大老遠的就得趕過去,有時候甚至是自己打車去。可是,趕到現場,事件還在,打電話的人卻不肯露頭。市民是希望記者仗義執言,為他們做主,可是,你們不現場指證,片子怎麼報道。如果當地的市民不出來批評這事兒,記者是不是閒得難受了。

此類選題可以與市民進行互動,增加彼此之間的瞭解,引發社會各界群眾廣泛的參與和關注。

討論了半天,雖然大家都很疲勞,卻是許久以來難得的興奮,作為一個走在社會前列的新聞媒體,就應該敢於直面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本來就是新聞媒體應該正常關注的,如今卻都避而不談,只喜歡讚揚,不喜歡挑明問題,什麼事情

都是捂著蓋著,生怕惹著哪個領導不高興了。

縱觀全國各個媒體,到處報道的都是鶯歌燕舞,歌舞昇平,一旦有某個媒體報道批評類的片子,不出幾日,這個欄目就會消失。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現象,新聞媒體的監督職能早就丟到太平洋裡去了。

報上來的許多選題,除了一少部分大家討論了一下,基本上都是順利透過,因為,只要是市民關心的,百姓關注的就是好選題。

有幾個年輕的記者禁不住問道,就這樣透過了,可以進行採訪了?難道不需要寫一個採訪步驟和報道計劃嗎?

聞聽這些,朱亞男禁不住直樂,戲謔的說道,可苦了你們這幫孩子了。作為任何一個選題,所有的細節都是要在新聞現場發現的,還沒有出去採訪,就讓你們報採訪提綱,那不是紙上談兵嗎。這些招數都是那些不學無術的小幹部弄出來

唬弄上級領導的,表面上看起來弄得頭頭是道,實際上都是逗你玩兒的。

作為一個合格的部門負責人,下面的記者只要說出這個事情的開頭,他就應該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好的選題。至於採訪中的細節和情節,那是必須在新聞現場才能夠獲得。

討論完選題,朱亞男對部門同事強調說,你們各自找好搭檔,每次採訪都要保持兩個人一起出去,否則,片子的質量堪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