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軍主力剛剛在清軍大營十幾裡外安營紮寨,沒成想,人數要少得多的清軍反倒先殺了過來。
這麟魁和鹹豐徵戰多年,也是打老了仗的,知道趁敵人立足未穩才能進攻。若是等對方站住了腳,又兼具兵力的絕對優勢,那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敵人那裡這仗那就沒法打了。
更讓那英國人不明白的是,這次打前鋒的都是拿著英制火槍的英國人,當然已經剃了頭不複英國人衣冠。一排排火槍從兩面英國人的隊伍中響起,那英國陸軍是怎麼看怎麼別扭。
這些英國八旗,都是清軍在各地打草谷時抓來的,清軍對這種事情早有經驗。各地抓來的人,讓青壯先殺掉當地沒用的老弱病殘,再讓已經動了刀見了血的殺掉那些不肯下手的。最後剩下這批就被抬入英八旗的序列中。
這樣每個人的手上都保證有了複數的英國人的血,就是回到英國陣營中,怕是英國的法律也饒不了他。最早在俄羅斯,鹹豐就是用這種手段團結了五十萬以上的俄羅斯八旗。雖然拿上戰場去可能不好使,但是用來鎮壓俄羅斯各地治安的效果那是再好不過了。
如今麟魁在英倫本土已經沒有退路了,幹脆就拿這些英八旗也當士兵用。反正繳獲的英國步槍要多少有多少,這些東西清軍八旗是不屑用的,但是呢,扔掉也浪費。就幹脆給了英八旗,反正殺殺英國人還是夠用的。
後世有學者記錄了這場戰爭,在文字中寫道:清軍奴役著英國人,英軍奴役著印度人和黑人,在這場清國和英國的戰鬥中,清國死去的是英國人,英國死去的是印度人和黑人。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場戰爭啊。
在英國人的組織下,一排排的僕從軍士兵在英國軍官和士官的帶領下,用排槍對清軍英八旗發動了反沖鋒。
只是距離更近了之後,這些僕從軍驚慌的發現,對面和他們用排槍對射的竟然是純種的英國大爺。
看清了對面是英國人之後,僕從軍一陣騷動後,再也不理軍官士官的指揮,紛紛潰退。
一個英國貴族軍官抓到一個逃跑的阿三,先給了對付一個嘴巴,對他吼道:“你再跑什麼?”
這出身低賤的阿三指著對面的英八旗說道:“那是英國大爺,是剎帝利。我一個低賤的首陀羅出身的人,怎麼可能對高貴的剎帝利出身的英國大爺開槍呢?那是要被貶為賤民的。”
在印度別說低種姓的人對高種姓的人不能開槍,甚至走路都不能並列走在一起,高低種姓之間不能通婚,不然生出來的孩子連低種姓都不是,而是更低賤的達利特也就是不可接觸者,走路都要帶著鈴鐺掛著掃帚——達利特來的時候要讓別人知道先退走不和他碰面,走過去的路上腳印要被掃帚掃掉不能被人踩到。
那低種姓的好歹有個種姓,在印度斯坦地區有種姓就意味著有職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財富。怎麼肯去做賤民呢。
那英國軍官被氣的哭笑不得。不準對英國人開槍,是英國統治印度斯坦地區的根本所在。沒想到種姓制度根深蒂固的印度人到現在都沒忘記。問題是之前的英國人也沒想到那清軍裹挾了這麼多的英國人為他們戰鬥,在英國人看來,其實這些非貴族們的死活並不重要,但是印度人是分不清的誰是英國貴族的。在印度人看來,征服者英國人都是剎帝利階級的。在印度教婆羅門是僧侶,誰統治印度他們就為誰服務)
那英國軍官又抓了一個跟著人逃跑的黑鬼:“說,你再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