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江泳博、寧聲濤和張連城就到了三十歲,改革開放也已經三十年。
寧聲濤的無效抗爭仍然在精神層面搏殺,殺得父母不開心,愛情無著落,事業無成就,而酒量下降、身體發福、眼睛更近視、牙齒開始折騰、面板上爛腳、心臟還有些『毛』病。
國家經濟已經接近日本,很快就會成為世界第二,全國人民各行各道,中國富豪開始世界揚名。寧聲濤卻要錢沒錢,要啥沒啥,茫茫的看著天空,都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張連城的有效順從雖然也存在桎梏,可是厚積薄發的他未來不是沒有一片天空。他的順從充分利用了他家族裡面的人脈資源,使得他儘管很長時間自由受到限制,可是人脈卻不斷的蓄積,不斷的成長。
江泳博是最有勇氣的,他的“全面革命”不但掙脫了父母的一些束縛,而且掙脫了時代的枷鎖,完全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脈絡,如同順水行舟,前途一片光明。
江泳博所謂的時代枷鎖並不是真正的枷鎖,而是因為青少年時期沒有進入絡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收到的客觀的束縛和閉塞的影響。還有就是全面正統的教育對一代人的人格的塑造和培護。
75後、八0後和後面的八5後都有很大的區別,這些人沒有感受或經歷過走彎路時的跌宕和坎坷,他們的精神領域也沒有受到外來西方思想的衝擊和顛覆,可以說是防火牆非常牢固的一代人。他們充滿了正能量的質子,永遠不會毫無原則毫無理想目標。
時候,江泳博這代人受到的教育是要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愛集體愛家人愛老愛幼愛知識愛生命,而且這個時代沒有鋪天蓋地的各種爛七八糟的思想來影響和汙染孩子的世界觀。
這個時代的孩子是在集體主義的薰陶中長出來的,絕對不是那種完全以自我為核心自家為歸宿的後生代所能夠遇到的最佳成長環境。
因為承繼,所以堅挺,因為突破,所以不懼什麼風向!改革一代人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沒有改革一代的傳承,後來人還記得偉大民族的偉大傳統嗎?張揚的一代還是無根的一代畢竟生長的環境就大不相同,他們的突破勇氣前無古人,可他們否定一切卻是非常危險的訊號。沒有改革一代試水『摸』石的艱險,後來者那有坦途?
在寧聲濤的生活圈子中,最親近的人也就比他大兩三歲或者四五歲,再大和再的感覺都不同了,因為那很難說是一代人。
江泳博生活的很知足,他高興的時候可以請朋友吃飯喝酒,可以帶著一家老去自駕遊,可以在老婆嘮叨的時候買上幾件奢侈品,可以為孩的成長提供更加有選擇的保障。他進入房地產的時機比較晚,可還算趕上了末班車,因此對他來說,只要不犯嚴重錯誤,到了四十的時候,他才可以最正做到不『惑』。
一段時間的中國市場經濟並不太標準,有很多為國外媒體指責的缺陷和不足。可什麼事物不是經歷著產生、發展、的上升過程?有些東西本來就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需要經驗的積累。
00年代後期,江泳博手中有了第一桶金,他一方面做著自己的生意,另一方面他進入別人的公司,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公司做了上班族,一個月總有四分之三的時間在出差。這是一步妙棋,雖然不合情理,但卻不違法。
自己單幹做生意,所有的決策都是自己一個人定,所有的風險都是自己一個人擔,所有的資源都是自己去建立。大樹裡面好乘涼,“混”進國企之中,很多人脈和資源都有雙重『性』,一是作為國企代表的身份,一是作為自己私家企業代表的身份。
這一點,張耀暉也嘗試過,卻沒有成功,因為他的學歷沒達標,沒有考試的資格。
江泳博和雲程分手之後,時刻受到家裡人的影響,9歲的男人如果還不結婚,怎麼說也算不得成熟男人,9歲的男人在父母眼中也還只是一個孩子。
母親崔楊在電話裡說:“你在外面這些年也沒混出過什麼名堂啊,你看你的同學和時候的朋友,他們現在在國企裡成為正式工人,每個月收入既穩定又高,還有年終獎金,一年也沒比你少拿多少錢,還沒有你這麼辛苦。你不如回來吧,我讓你爸找人談談,給你在國企裡找份工作,旱澇保收,我們年齡大了,又只有你一個孩子,家裡也沒意思,連個照顧的人都沒有,說難聽點,連個我們要照顧的人都沒有。”
江泳博在電話裡回答:“正是因為國企太穩定了,所以一旦真正市場化,很多國企就經歷不起風雨的考驗,這些年國企破產倒閉的還少嗎?還有,寧堅是老工業城市,在原來的傳統發展模式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粗放型發展模式裡如魚得水,因為寧堅有交通優勢也有資源優勢。現在進入市場經濟,你沒見到寧堅在省內的地位一年不如一年,一時不如一時嗎?現在發展起來的城市都是以前發展不足的城市,它們首先得益於全新的交通發展和交通佈局。資料裡面不是可以看到,最近這些年,傳統工業城市寧堅、東刻、竹管、永寶都發展艱難嗎?反而是當致、森南、廣水這些城市興興向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