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紀初,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創造了人類經濟史上第二個經濟奇蹟,在日本創造的1957年到19八7年經濟奇蹟之後又創造出了中國的改革四十年奇蹟。
四十年的歷史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並不長,如果把人類社會比喻為茫茫夜空,那四十年僅僅只是一顆灰暗的星星而已。不過對於江泳博、張連城和寧聲濤來說確是真實的大半生或者上半生。
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國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簡直就是西方國家三四百年的簡化版,西方用三四百年走過的道路,中國用三四十年來完成。這種超速度不僅僅在物質層面對人產生影響,而且也會在精神層面對人產生巨大的影響。
一個時候吃飯都吃不飽的中國人,老了老了之後卻需要熟練的掌握手機的用法、電腦的用法,甚至需要學會開車!中國的老人真是了不起!
當前,社會上的0後、0後、40後都漸漸老去,50後、60後、70後、八0後正在各個領域各個層級發揮著巨大的建設『性』作用,90後和00後也成長起來,改革一代的70後和八5前他們很特殊,既沒有老一輩的那些光輝或者跌宕的經歷,也沒有新一輩電腦時代的那種“自由”和“灑脫”。他們承上啟下,在“禁錮”中尋找“自由”,在“束縛”中“瀟灑”。
最初,江泳博還是受到家裡人的影響,在尋找工作的時候顯得有點左右搖擺。作為工薪階層的父母當然希望他能夠在體制內尋找一份衣食無憂既穩定又體面的工作。他們認為只有那些不務正業的人才會去創業才會去做生意,做生意都是活不下去的人才乾的營生。
江泳博和張連城、寧聲濤最初面對的局面是類似的,就是必須要在穩定平淡和激情風險當中進行選擇,不過結果是,張連城和寧聲濤沒有堅持自己的夢想,江泳博一直堅持著,雖然也曾經選擇了逃避或者妥協,但更多的時候他的勇氣比張、寧兩人更多。
開始也按照父母的安排去接受了一些考試和招聘,不過心不在焉和不足等多種原因使得他的表現並不好,他甚至還會在一次進銀行的考試中故意的『亂』寫答案,現把自己作對的題寫在草稿紙上,然後把錯誤的答案再填寫到試卷上去。
“去銀行幫人數錢為什麼不能去自己在市場上創造自己的錢?”這是江泳博對寧聲濤的解釋。
大約一年之後,父母說不定也知道了江泳博的決心,不再『逼』迫他去按照他們的意願考試和應聘,把他交給了一個親屬,讓這個親屬帶著他去了上海經商。
江泳博開始工作時,確實也算不上真正的打工,因為他父母在他親屬的生意裡有股份,因此他其實都算是老闆的公子。
他的老闆其實就是他的表叔,也是公司的最大股東。正因為這個七表叔對他太好了,他感覺到在這個以經營建材為主要生意的公司學不到東西,也吃不了苦頭,於是半年多時間後,他就揹著父母偷偷辭職了。
為了得到自己的空間,他做通了七表叔的工作,七表叔一直幫他瞞著父母五年時間。江父江母一直以為江泳博在自己的七弟公司裡工作,發不了財也餓不著飯,直到五年多以後才知道了江泳博離開了公司,自己在外面去打拼去了。
離開表叔和父母投資入股的建材公司之後,江泳博最初最熟悉的還是木材石材這些建材,於是他去了浙江寧波繼續在建材類的公司裡做銷售的工作。
不斷的積累著各種營銷經驗的同時,開始積累自己的人脈。當然,如果一切都是白手起家,難度當然不,吃過虧上過當受過侮辱捱過餓忍過氣,泡過妞交過朋友發過財遭過搶劫。
聽江泳博說,最苦的時候,一個人睡在漏雨的木屋子裡凍的瑟瑟發抖,高燒四十點三,要不是隔壁收荒的老兩口拿拖廢品的自行三輪車把他送去附近鎮上的醫院,恐怕不是掛了就是燒成傻子了。
在鎮衛生所裡,因為沒錢,醫生愛搭不理的。不願意委曲求全的江泳博一度準備拔掉點滴的針頭起身走回外面的風雨中去。突然一個喝醉酒到醫院輸『液』的做家庭作坊的老闆善心大發,幫他交了醫『藥』費,他才得以在鎮醫院住下治病。也不是他願意接受人家的恩情,是那個老闆說自己當年才經商的時候在蓉景上過當受過騙,身無分文,結果是一個在蓉景火車站當搬運工的寧堅人幫助了他,他念想中就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夠幫助耿直的寧堅人。
這個姓『毛』的老闆其實主要是做食品加工生意的,而且以前是做假煙發家起步的。他在經歷過那次磨難之後,總覺得寧堅人都是好人,都是很不錯的朋友,因此才出錢幫助了江泳博,江泳博聽人家說寧堅人如何如何好,哪裡還好意思拒絕,那是作為寧堅人的一種驕傲和自豪。
病好以後,因為進了一批質量很次的保溫杯而陷入困境的江泳博開始和這個叫做『毛』瑞勇的老闆合作,先是幫著『毛』老闆打理了家裡的生意,一年之後,又幫助『毛』瑞勇在蓉景建立了一個代理點。當『毛』老闆的生意日益紅火起來,開始對江泳博的才華和忠誠感到害怕和懷疑之後,他急流勇退,不要『毛』老闆公司的股份,又從蓉景去了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