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朝堂爭
正旦大朝會,萬國來賀,新年喜慶一直延續至上元節,待出了正月,一切方才歸於平靜。
三月初,皇後在宮中做親蠶禮,親蠶禮後,帝後設宴於內廷,三品以上內外命婦皆盛裝出席。皇後於親蠶禮後換下鞠衣,改穿了一件蔥綠色大袖長裙,霞帔懸玉,外搭一件湖色梔子花紋蜀錦褙子,頭戴素淨雅緻的花冠,同樣飾以梔子幹花,與褙子圖案相映成趣。皇後雖已年近五旬,但保養得當,面板仍舊細膩緊致,且自十餘年前便不再濃妝,凡遇慶典筵席,只以眉間鬢邊的珠鈿作裝飾。
宮宴座位亦有順序,帝後主位居中自不必說,與皇後同側而坐的皆為內命婦,左側按等級高低,分別為肅貴妃邵氏、莊妃蔣氏、德妃趙氏、修容王氏;右側則是懿貴妃蕭氏、寧妃韓氏並端淑公主、昭儀曹氏和充媛李氏。除此之外,東西兩側廊下均為外命婦席位,同樣依品階高低順序落座。
隨著女官內侍的通傳,命婦們接連起身,轉向帝後行禮。帝後二人款步走向正座,皇後道:“諸位娘子不必拘禮,各自坐罷。”
天家環顧四周,道:“讓景淩過來坐。”
立刻有女官往東側外命婦席位去請端明公主。待端明公主在皇後身側安坐之後,天家才下令開席。席間歌舞皆是尋常,並不引人注目,皇後只拉著端明公主低聲詢問婚後生活。便是在此時,席間傳出杯盞落地的響動。
眾人循聲望去,一名宮女跪伏在地,驚慌不已。
“不過一隻茶盞而已,怎的嚇成這個樣子?”懿貴妃道,“快收拾好退下去,莫要擾了主上和娘娘的雅興。”
肅貴妃原是不打算出聲的,但在將目光投向那宮女所在之處後便換了心思,說道:“蕭娘子當真沒看出這宮女因何驚懼?”
懿貴妃眉頭輕蹙,仔細觀察一番,隨後瞭然道:“是妾眼拙了。”
內外皆知兩位貴妃向來不睦,乍見懿貴妃這般說話,不由得心生詫異,便都將探究的目光投向那跪伏在地顫抖不止的宮女。那宮女打碎茶盞之處正是昭儀曹氏的坐席之前,無論從何處望去,都無法避免會看到曹昭儀。
“曹娘子今日這衣衫倒是不俗。” 肅貴妃直接說道。話音一落,席間滿是竊竊私語之聲。曹昭儀原本在席間角落,兼之主席位兩側均垂有紗簾隔斷,所以並不引人注意。然此時眾人目光都落在曹昭儀身上,被肅貴妃這樣一點,便都明白過來——曹昭儀此時身上穿著的是湖色長裙搭月白色褙子。
凡遇節慶筵席,內外命婦皆會打聽好皇後衣冠顏色,以免撞色。皇後居正位中宮,德行從未有虧,即便是位高如兩位貴妃,對皇後亦尊敬萬分,從未做過任何出格僭越之事。曹昭儀入宮數年,又為九嬪之首,並非不懂禮數,卻在這樣內外命婦皆在的大場合穿與皇後服飾顏色相同的衣裳,不得不令人懷疑。
曹昭儀踉蹌起身,滿臉慚色,向著主座行禮:“妾僭越了,請主上責罰。”
“曹娘子的頭冠很是別致,與褙子相得益彰,倒是襯你。”皇後道。
“請主上、娘娘允準妾離席更衣。”曹昭儀顫抖著說。
天家道:“方才路過資善堂時見祥兒神色懨懨,你去照看他罷。”
曹昭儀立時跪地叩首,雖想求饒,卻說不出旁的來,最後在女官的攙扶下離席。
宴會結束後,尚書內省有旨意傳出——昭儀曹氏,罔顧禮法,僭越中宮,著降位為美人,遷居承恩臺;濟陰郡公夏景祥暫由德妃撫養。
承恩臺分前後兩院,是美人和才人的共同居所。一夜之間,曹氏從擁有獨立院落的正三品九嬪之首變為需與其餘低階嬪禦共住的正五品美人,待遇天差地別,如從雲端墜落。
次日朝會,三司使史洪以戶部尚書之職知江寧府,宣政閣學士韓秉領鹽鐵司事職,路謙自津州重回京城,為三司使。因夏景宣和夏景韶封王之後並未出宮開府,敏銳的官員已察覺到了新的形勢,各自心中都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