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楠想過,如果那天他沒下水,她也沒有下水會怎樣?
她和他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
曉楠想了想,很多東西不變。
東子依舊會找一個人好好確認自己的生活所在,確認自己的人生所在。那個人會被護得很好。
她可能不是自己這麼尖銳的性子,可能是東子喜歡的性格,溫順,持家,結婚後呆在東子的羽翼下一直生活,認為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人生階段想的是生娃、帶娃,帶好好和東子,孩子長大了有些難受,孩子不結婚了怎麼辦,走到人生的盡頭的時候感謝有東子的陪伴——只要東子一直安好,她可以一直過得像童話裡的公主一樣幸福。
像每一個傳統的女性一樣過得美滿,不去想太多,也想不了太多。
每日的生活節奏永遠圍繞著東子和孩子,偶爾為公公對她不滿意,婆婆對她總有要求而頭疼,不過好在姐姐看起來還不錯。
在別人眼中,大概就是人生贏家了。
至於東子,他的身邊不是像曉楠自己一樣不斷拔尖的人存在,也沒有人一直盯著他,即使有,也可以在她他)不成氣候前悄無聲息地毀了。
因為東子的身邊不是她曉楠,所以當曉楠選了同樣的案子。東子可能顧慮過去的一點同桌情分,出面把曉楠帶出案子範圍圈外,讓曉楠離開或者永遠摸不到核心。他們之間的情義大概只有這麼一點。
等到公司徹底洗清,東子開始自己的人生贏家模式,只是偶爾會迷惘:他算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算什麼東西?
沒有人給他答案,也沒人讓他的心情浮躁起來。
他寵著自己的妻子,在她面前不喝酒不抽菸,做二十四孝好老公,在外也不亂來。不經意有了私生子,東子可能想了很久還是把孩子留下來。只是看著孩子會很是膈應。他盡心教導自己的兒子,承認私生子是他的種,但不承認是他的兒子。
等到孩子都長大,和孩子說清楚,把公司財務一切都交給自己費心教導的兒子,讓兒子看點一下私生子,讓他過得順溜就好了。
等到老了,他可能還是會悵然。只是這個時候更加沒有人給他答案。
所有人都敬他,畏他,在市長面前,他也可以說得上話,為經濟建設提出自己的一點看法。
沒有人會質疑他,即使有人想為他寫一部傳記,撰寫他的光輝人生,他記得公司的危機轉折,也記得拿過的大專案和民生建設。
但是過眼就忘了。
他記得他二十三歲迷惘的狀態,掙扎、消沉了一段時間,不過後來遇到現在的妻子,狀態就上來了。
這一點被作家濃墨重彩地描寫,突出大富商的人生軌跡的掙扎和愛情的美妙。
愛你的妻子嗎?作家問。
東子會笑,會點頭,會說他很感激他遇見了她。
如果尊敬,愛護是世人所說的愛,他大概是愛的了。
當作家問起東子的初戀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