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國喪期間,正式賜婚的聖旨就沒好往鄭、武兩家送。
但提前告知當事人,也就等於是定了此事,也在於告誡兩家不要再另外去議親了。
彼時鄭修已經入主軍營主事了,是給兩家賜婚,這道旨意就是他陪著武青林一起在帥帳外面接的,同時訊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軍營。
鄭修叫了人送傳旨的內官回城裡去安頓招待,他和武青林兩人親自將人送出了軍營才又一路往回走。
兩個人的面色都很平靜,沒有特別的牴觸……
當然,也沒有即將辦喜事的喜悅。
走到半途,鄭修就將身邊的人打發了。
武青林也使了個眼色讓木松暫避,然後也沒等鄭修開口就主動鄭重的一拱手道:“鄭將軍來了此處數日,想必也有所耳聞,我們武家因為在一些私事上出了差錯,我父親此次被傳召回京,說是奔喪,實則當是因為這樁事惹了太子殿下的不快,殿下想要懲戒,卻又礙於武家的世代功勳,給我們留了體面,這才藉由陛下的喪事做了由頭。現在殿下派鄭將軍來接手了南境軍營,也應該是有心革除我父親的軍務,由您取代。現在,這道賜婚的旨意頒下來,自然也是別有用意的,一則將咱們兩家綁在一起,藉以安撫軍中我父親的那些舊部,二則……有了這重關係在這裡,我也會更加配合您接管軍中事務…”
他沒有繞任何的圈子,直接就將所有的事都對鄭修和盤托出了。
鄭修自是意外非常,中途幾次張嘴,想說話,一來不知道說些什麼,二來武青林也沒給他機會。
直到——
武青林說完。
鄭修屏住了呼吸良久,這才不免神色複雜的微微吸進一口氣,問道:“這些事……”
蕭昀將他視為心腹,又希望他能完全接手並且穩住南方邊境的局面,所以之前傳召他回京的時候,有些話,雖然沒有說的特別直白,但明裡暗裡卻都提示過他的。
真實的情形——
確實和武青林現在猜測的完全吻合。
武家父子駐守南境三代人,數十年,他們的血汗都灑在這裡。
且不管蕭昀的理由如何正當,但是出於人之常情,他們父子手裡的兵權突然被奪……
鄭修推己及人,也覺得這樣的事對武家父子來說是很難毫無怨言的接受的。
可這畢竟又是儲君的旨意,歷來武將都比文臣更容易引起天家猜忌,按理說,越是心裡有怨言,這武青林就越是應該隱藏起來,不該將這些事情說出來……
這一點,他在京城見到武勳的時候,武勳就表現的很好!
可偏偏——
現在武青林就是毫不避諱的將這話都當面說出來了!
鄭修拿不準他的用意,心中自是出於本能的戒備和防範,說話也是慎之又慎的欲言又止。
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