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痛思著,又大口地飲下烈酒,一時喝得太急,嗆地垂首直咳。
靈瓏忙輕撫主子的薄背,見主子這般失態的樣子,心疼地雙眸都泛起淚花。她五歲入府,就一直伺候在小姐身邊,看著小姐自幼開始便如何付出心思在殷家公子身上。小姐真真是太可憐了,但怪也不全怪殷家公子無情,只能怪當初兩家不該過早的定下娃娃親。
當初沈瑛還是三歲奶童的時候,常被母親殷氏常帶去殷家走動。那年正好殷氏的堂姐從外城搬回蜀城生活,這殷姨娘有個小公子殷瑜,比沈瑛大三歲,兩個孩子很快就玩在一塊。
兩家長輩們見沈瑛總愛粘著殷瑜,殷瑜對沈瑛也特別好,沈家雖一直都是女書傳宗,可假如沈瑛不會成為女書,嫁個男兒也是甚好。畢竟在晉國男兒變得非常稀少,整個蜀城也就只有殷家這麼一個男丁存在,殷姨娘又願意讓小兒子入贅進沈家,兩家就馬上定下了這門婚事。
因此,沈瑛自打懂事,就知道殷瑜以後會是自己的夫婿,便對他比任何人都要在意,都要上心。隨著年複一年的歲月累積,她自我投入的情愫在心裡越來越根深蒂固。
但在文帝十二年的時候,沈瑛十四歲,再過一年就及笈能完婚了,殷瑜突然偷跑去邊關參軍,留下書信要殷姨娘去與沈家解除婚約,否則他永遠不回蜀城,寧願戰死殺場。
殷姨娘愧對沈家,沒把殷瑜威脅退婚的真相公開出去,找沈傢俬了。沈家非常幹脆的答應退婚,畢竟殷瑜如果一直倔著不肯回來會耽誤了沈瑛的以後,到時更讓外人說盡笑話。
於是沈家和殷家一齊對外稱,國難當前殷家小公子身為男兒自當去參軍衛國,而沈家也不願讓一個生死都聽天由命的人來耽誤沈瑛的終身幸福,故解除與殷家的婚事,等沈瑛及笄後重新招婿。
結果老天三番捉弄,沈瑛連續戴孝九年,不過招婿的事延遲急的只有沈父殷母,沈瑛很無所謂,這招婿婚事只是為沈家香火不是為她自身的幸福。
她的感情,她的付出,早在那一年全成灰燼。
她心裡的傷和心頭的刺,至今仍無法癒合及拔除,一寸還成千萬縷。
她永遠記得殷瑜離開殷家之前與她最後一面的那些話,那些話把她的心擊地粉碎粉碎,將那麼多年以來的感情全化成一廂情願。
他,只把她當妹妹。
永遠只是妹妹。
哪怕她降低身份肯嫁進殷家也絕不可能娶她為妻。
絕不。
沈瑛含淚看著他離開的背影,心裡又氣又恨又想挽留,但他既已這般表態不會惜她,她定不會再卑賤自己去哀求去挽留。
也不只有他可以薄情,她也能絕情,當時便指天起誓,此生誰都能嫁,唯獨不嫁殷瑜。
唯獨他,絕不嫁。
哪怕他以後會後悔,會來哀求她原諒。
也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