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兵之計,似乎現在除了這個辦法之外。
真的沒有其他的計策了。
因為他手上實在是沒有多少的東西。
所以他只能夠用這個計謀。
但凡是計謀,都有可能會被識破。
所謂的謀士,只能夠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來保證,自己的計策能夠達成。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人,都是如此。
那些絕頂的謀士,往往也是頂尖的心理高手,一般人在他們都額面前,不會比一張白紙簡單多少。
秦戟不覺得王陽明是簡單的謀士。
但若是論計策,若是論心力,他絕對是頂尖當中的頂尖。
龍場悟道之後的他,已經逐漸在朝著另外一種境界走去。
當時江西各地聽聞王陽明已經到來,紛紛前來幫助。
同時在袁州聚集各府縣士兵,徵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
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兩廣的部隊,號稱十六萬,準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
為爭取時間集結軍隊,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洩露給宸濠。此時,李、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大疑,按兵不動。
這裡的計策最為精髓的就是,王陽明完全讀透了幾乎所有人的心理。
對於朱宸濠來說,他的反叛雖然有著準備,但就算是再如何的準備,也不過是一個藩王。
他的實力和朝廷是不成對比的,因此,朝廷的大軍壓境,是他最為害怕的事情。
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擴大自己的地盤,並且儘可能的遏制住要道,隨後再徐徐圖之。
所以應天是他必須要攻打的一個地方,但是應天本身城高,如果非要攻打,一旦陷入到這個泥潭當中,自己的老巢再被攻打。
圍魏救趙的故事,他真的是聽過很多遍了。
而另外一邊,他又洩露攻打的訊息給另外的兩人,讓朱宸濠對於他的兩個偽相產生了疑心。
只能說,這種離間計雖然簡單。
但真的是強而有力。
朱宸濠是一個心中有著憂慮,而且顧前顧後的人,猶豫,就是他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