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是啊,可憐。
他何嘗不是這樣一個可憐人呢?
但除此之外,一切又能夠有什麼改變呢?
辛棄疾相信著改變會到來的。
他相信,始終會有他大展拳腳的時候。
於是他四十七歲的這一年,他以為他的機會來了。
因為這一年,皇帝死了。
新皇登基,說不定全新的政策就出現了。
於是他再一次叫上了自己的好朋友。
朱熹還有陳亮。
他們互相的聊著,聊著光復的大業。
雖然他自己的年紀已經有些大了。
但這個年紀在他看來,完全還可以。
“畢竟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很老了,他也很老了。
但廉頗還可以,沒理由他不行。
所以他依舊對生活,對一切,都抱有希望。
這個希望。
似乎來了。
1206年。
這一年,南宋的宰相,韓侂冑,意圖北上伐金。
辛棄疾終於有了為他的夢想,最後一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