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大明......是有官方貨幣,寶鈔的。
為什麼選擇用銀子而不是寶鈔?
或許答案已經有了。
那就是當時的帝國,已經失去了對於經濟的掌控能力。
一條鞭法的實行,實際上從另外一個方面,幾乎可以說徹底廢除了所謂的寶鈔政策。
是好是壞,不太好說。
但其實,那個時候的明朝,如果是沿海,如果是比較富庶的地方,銀子是足夠的。
因此一條鞭法對於他們來說,相當的好。
但是相對比較貧瘠的地方。
銀子流通本身就很少,幾乎沒有的話。
會是什麼樣子的局面?
局面就是......銀子本身的價格會高漲,所以這樣的改革,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某些稍微貧困地區農民的負擔。
但即便是如此,也只能夠說這個稍微有一點點的瑕疵。
實際上對於整個社會,都是相當不錯的事情。
這些舉措在張居正不斷的推進一下。
讓整個社會逐漸的朝著更好的局面走去。
甚至一轉前兩朝的頹廢風氣,讓整個大明,煥發出了新生。
張居正的心中,很是高興。
但這樣的改革......非常的損耗一個人的元氣。
甚至張居正本身,就勞累無比,太多的事情要做,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一點一點親自的推行。
否則面臨的局面,就是陽奉陰違。
張居正的身體,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他是皇帝的老師。
對於年幼的萬曆來說,張居正很像他嚴格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