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驄是什麼人物?
雖然一直科舉沒考上,但就嘴皮子這一塊兒,普天之下能夠贏過他的真的不多。
於是在朝廷之上展開的這場辯論,最終以張驄代表的皇帝的這一方獲勝。
嘉靖現在有了兩個爹,自此以後,明孝宗是嘉靖的正父,而親爹則是加封興獻帝。
這真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結局了,這個事情鬧了四年。
內閣累了,皇帝也累了,順驢下坡,差不多都的了,畢竟內閣的威嚴也有了。
真的繼續這樣搞下去,很容易出現雙方之間真正的危機。
他們可不是楊廷和。
所以這件事情,本來所有人都以為,這件事情要過去了。
皇帝的情緒穩定了,內閣也罷休了。大夥兒都皆大歡喜不是嗎?
然而答案是,不是。有個人,很不爽,很不滿意!
他就是楊慎。
楊慎覺得這個問題很大!很大!所以他做了一件事情。
在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情況下,他依靠著自己的天賦才情所吸引的朋友,以及仰仗他父親的三十六個人。
以他為首一起上書,上書的不是這個事情,而是嘉靖皇帝準備啟用的一些其餘的臣子。
說的是,臣等不能與之同列,願賜罷斥。”
“你真的很難想象,他的腦子裡面,都裝的是什麼.....”至於他為什麼排斥這個人。
是因為這個人和張驄關係很不錯。
嘉靖沒管他。
但隨後,又帶人一起上書。
嘉靖皇帝不想看,這傢伙跑到左順門,其餘人拉都拉不開的在那裡大喊,至於喊得什麼,大家懂得都懂。
還不理,於是一大票人在那邊大哭,聲徹庭殿。
這就很讓人覺得尷尬,你說大禮儀這事兒吧,真不是沒人反對,楊廷和就一直在和嘉靖扳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