賑災所發的小票,可以用來兌換糧食,但小吏卻以糧票缺角或者染髒為理由而拒收,逼著人們以折扣再去更換新錢。
半折啊。
這是真的會餓死人的。
而且就算是你要換,往往也是一連幾天,甚至是排隊都換不到。
張養浩憤怒了。他罕見的真正的發了貨期。
查抄了府庫裡面的所有鈔票,重新印章,命令米商以印記賣米。
“有損失!我來賠給你們!”
張養浩如此開口。
以六十歲的年紀,親自去一個個的尋找閉門不出的富戶,親自去賣糧。
他告訴其餘人,賣糧就可以補官,賣出的糧食越多,官就越大。
終於,在這樣的情況下,災情總算是得到了緩解。
他覺得自己應該還能夠繼續做下去。
他覺得他現在的任務,就是讓所有人重新恢復,讓陝西受災的人,重新生存下去。
他覺得自己應該能夠做到,他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到。
所以他馬不停蹄的繼續去做。
所以他不斷的奔赴於各個災區,將糧食等一切的物資發給受災的百姓。
他當時真的以為,他可以一直做下去的。
但可惜的是。
他沒有。
他已經六十歲了。
已經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年紀了。
只是偶爾一天的風寒,就吹倒了他那彷彿永遠不會倒下的身影。
操勞過度。
一病不起。
隨後。
病死在賑災的任上。
陝西,也就是關中之人聽聞這件事情,哀之如同哀父母。
而張養浩的一生,也在這一刻,徹徹底底的畫上了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