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戟已經說過了太多次,有關於饑荒的時候可能會發生的恐怖的事情。
但實際上,最讓人感覺到恐怖的。
其實還有一個東西。
菜人。
草木皆盡,便以人為糧,婦女幼兒賣於市場。
“兩肢先斷掛屠店,徐割股於持作湯。”
“不令命絕要鮮肉,片片看入飢人腹。”
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
但誰讓,大家都活不下去了呢?
他此去賑災,散盡家財,遇餓既賑,遇死則葬。
一路從繩池,走到洛陽,途徑華山。
他跪在神像之下祈雨,泣拜不能起。
再往前奏,他看到的就是一路破敗。
這一路的經歷讓他甚至無以言表。
最終一切的情緒在他胸中激盪。
他終於寫出了那首千古的名篇。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他絕對是一個心懷天地的人。
進入陝西省內,滿目只有龜裂的土地,和衣衫襤褸的難民。
撕心裂肺的哭喊不絕於耳。
他沒有辦法,只能夠去求雨。
他畢竟只是一個人,面對赤地千里的大旱,他除了一邊賑災,然後另外一邊祈求老天開眼之外,他還能做什麼呢?
他沒有別的辦法。
但上天好在有言。
或許是張養浩的才情感動天地。
終於,大雨如柱。
旱情得以緩解。
但是緩解了之後,糧食呢?
糧食又從哪兒來?糧價的保障幾乎是所有人都能夠預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