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軍聽黃倍帶著調侃的口氣講述柯凌的故事,腦子裡卻不斷剪輯出各種即景的畫面。
想著兩位革命女生的純情演繹,他不覺露出謎一樣的微笑。
黃倍不管李建軍在想什麼,繼續說著柯凌的故事。
柯凌回到家,氣憤憤地責問父親,為什麼我們要搶衛勝利她們的糧食。
父親被沒頭沒腦地一通詰問,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等女兒發完了火,也生氣地問:“你這是吃了炮仗了?”
柯凌把自己和衛勝利聊的事給父親複述了一邊,問是不是真的。
父親從解放初定成分的時候就是城市居民,這些年在糧管所工作,收糧賣糧就是他日常所做的。
他從來沒有思想過自己的工作所包含的社會意義。今天被女兒這樣追問,他還真答不上來。說:
“農民交售餘糧是新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是他們參與國家建設的重要實踐。”
柯凌聞言,冷笑道:“衛勝利家交的可不是餘糧,是口糧,聽說他們自己都吃紅薯絲和野菜。”
父親不知道怎麼解釋女兒的疑問,柯凌又說了:“還有,衛勝利說她們交上來的糧食都是剛收的,到了我們家鍋裡怎麼就象雞飼料了?”
父親終於等到了一個能回答的問題,笑著說:“我們糧管所賣的稻米都是輪換下來的兩年以上的陳糧,吃起來當然沒有新米香了。”
“為什麼要把好好的糧食放這麼久?多糟蹋呢。”
父親給他科普了糧食儲備的大概知識,說:“因為我們的糧食產量太低,生產的糧食除了完成儲備任務,大概剩下的不多了。但糧食儲備是戰略任務,關係到國家的安危,當然要首先保證的。”
父親講的柯凌也沒聽懂,但她記住了戰略任務和國家安危,也就接受了父親的解釋。
剛才父親講到糧食產量太低,她不明白。
既然說到太低,那就想辦法改善,為什麼這麼多年什麼也沒做?
她問父親有什麼辦法讓糧食產量提高一些,這樣衛勝利她們就能多留下一些口糧。
父親說了好多,就是沒有說出來讓她可以信服的有用的方法。
柯凌對於關心的事物有個習慣,就是一定要搞明白。
她想找個懂行的人問問,纏著父親,讓給介紹一個熟悉農業的人。
父親平時對三個孩子比較寵,基本上有求必應。這會兒,他也想不出自己的熟人中有誰懂農業。
柯凌見父親是真的幫不上忙,只得罷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柯凌高中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