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海平被李建軍和童世傑成功洗腦,願意進入定製模式。
李建軍自己也在緊鑼密鼓地複習,他要參加畢業考。
越臨近高考,彷彿時間過得越快。章海平和童世傑在這最後的時刻可以說是廢寢忘食。
最後的三個星期,學校要求住校生儘量不要回家。需用的生活用品和生活費讓家長送過來。
童世傑已經提前一個多月就這麼做了,章海平不大習慣。學校對住校生的管理不是很嚴格,章海平期間回了一次家。
章青平知道學校的要求以後,批評了弟弟,讓他抓緊複習,按李建軍給的資料把習題都做正確。他沒經歷過高考,對考大學有一股莫名的敬畏。
章海平自從上次答應了李建軍願意振作起來後,真的付諸行動。他確實比童世傑的基礎要好。李建軍給的習題他用了不到兩個星期就全部做完了。
李建軍幫他批改後,讓他接下來的時間,除了完成老師要求的作業,把餘下的時間都用來記這些習題。
章海平扭轉思路後,學習起來比童世傑有效率。他在記憶這些習題時能舉一反三。
李建軍定期檢查這二個學生,對他們的複習狀況比較滿意。
高考前兩週,三模成績也出來了。童世傑和上次差不多,也是二十八名。章海平提高了五個名次。他對李建軍開始真正的服了。
高考前,學校放假,讓住校生回家歇了兩天。兩天後學校包車帶著全部考生奔赴縣城。高考試場設在城關中學。
在進入這個班級之前,李建軍只想完成取得高中文憑的目標就結束自己的學校生活。沒想到,這半年,他成了學霸。
貴妃縣教育局今年的種子學生中,理科第一人選就是他。
李舜承知道兒子的心思,勸他先參加高考,不然他無法和學校解釋。李建軍很不情願地隨著一群赴考的同學進入了一九七八年的高考試場。
高考時間是三天。既然來了,李建軍也不想應付,但也不能太拔尖。前世他已經是金融專業的碩士了,這一世不想再做一次大學生。
他怕高考成績太出色連辭學都由不得自己。不過他希望那二個學生能得償所願。
他們學校的考生住在黨校招待所,去年楊家三兄弟住過的。
童世傑和章海平一個房間。童世傑家在城關,但離考場有點遠。他不願意父親用單位的車送他。
李建軍住在親戚家。前兩天,他都沒有遇見倆學生。
最後一天下午考英語,李建軍在出試場時碰到了章海平,說童世傑先走了。
章海平看到李建軍,忍不住抱住了他。李建軍別提多彆扭了。他用力掙扎出來,輕輕地捅了他一拳,說:“你這是瘋了?抱我幹嘛?”
章海平也笑了:“你真是天才,我這次絕對能上線。童世傑也說自己能上。”
李建軍似乎並不意外,平靜地說:“我知道你們都能考上。走,回家吧。”
章海平拉住他:“等等,童世傑說他要請我們吃飯。他爸爸早就說好的。他去接車了,他爸單位的。”
李建軍本想和父親一起坐學校包車的,聽他這麼說,覺得也好,見一下童世傑的父親。看看什麼樣的家長能培養出一個可以連續考八年大學還不氣餒的兒子。
李舜承聽兒子說要和童世傑的父親一起吃飯,也沒阻止,只叮囑他下午早點回來,就坐包車回去了。
不一會兒,一輛綠色的北京吉普在李建軍二人身旁停了下。童世傑坐在副駕上伸出了一隻手搖了搖,笑著大聲喊:“上車,帶你們去見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