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701章 秦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1章 秦檜 (1 / 3)

靖康十六年如何做了財稅制度的革新呢?

朝廷與地方的財政稅收做了分離管控,即後世的分稅制。

一、朝廷收朝廷的,例如商稅裡的消費稅、銀行稅、海關稅、大宋國企商稅、城市建築維護稅等等。

二、地方則可以開始收道路稅、田地拓荒稅、各地私人商社的商業稅、資源稅等等。

趙桓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把朝廷和地方的稅收分開?

一是國土已經空前規模,這些年發展雖快,但也出現大量的政策漏洞,偷稅漏稅太多,僅僅是東京收稅,戶部的人要全國各地跑,無法輻射,所以許多地方的稅都收不上來。

二是鼓勵地方多樣性發展,而不是被京師的一套標準給限制死。

等新的稅政一出來後,各地官府立刻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終於拿到一部分財政大權了!

緊接著,朝廷便將公路和鐵路設定成了未來十年考核的重點目標。

並且分門別類將南方諸多地方的水利修建也納入進去。

靖康十五年的新政,給各地官府打下一個模板,大家也都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走了。

此後的朝廷,明顯變得更加輕鬆。

趙桓也從具體的事物中脫離出來。

他在做什麼?

規劃更大龐大的版圖。

靖康十六年二月,趙桓開始了他空前絕後的移民政策。

從南方和中原,抽調百萬人口西進。

去哪裡?

伊犁!

伊犁在七河流域的腹地,在後世被稱作塞外江南,那裡有豐富的河流資源,土地肥沃,也是亞洲大陸的腹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