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361章 江陵府的浪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1章 江陵府的浪濤 (1 / 9)

社稷指的是江山。

但是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社是指土神,稷是指穀神。

所以,社稷其實是土地裡的稻穀的意思。

足以見,古代華夏,是以農業立國。

而賢明的聖君,對農業那都是非常重視的。

甚至有的皇帝,在自己的辦公的地方,劃一塊地出來,種上莊稼,為了體驗農民之苦,皇帝會親自栽種這一塊地。

不過,趙桓辦公的地方並沒有。

也有大臣跟他提議過,但趙桓覺得自己辦公的地方本來就已經很窄了,不夠用不夠用。

有大臣私下認為,這皇帝是瞧不上種田的,雖然口口聲聲說農業乃立國之本,但從未見他下過地,甚至關心過五穀。

沒事他就喜歡打打仗,作作秀,玩點格物,對墨家那些東西倒是非常感興趣。

但今天,這皇帝在自己的御花園種起地來了,還真是罕見。

皇帝的性子,大臣們也都是摸透了的。

想法天馬行空,今天想搞這麼,明天想玩那個,後天看誰不爽就打誰。

但萬萬沒想到,他突然對種地感興趣了。

這是好事啊!

但又總覺得,他種地,不是單純的就想種種地那麼簡單。

更何況,皇帝這幾天和那個沈浪走得近,兩個人就廝混在一起,也不知道這沈浪給皇帝吃了什麼藥。

出了一趟海回來讓皇帝有了種地的愛好,這海上也沒田啊!

大臣們各自都琢磨著,不知道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

連徐處仁去彙報的旱情,皇帝似乎也沒有之前上心了。

倒是天天種地、施肥,澆水,忙得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一樣。

“陛下,從西南調運過來的糧食,陸陸續續進入了荊湖路,能保證災民每天有一頓飯可以吃。”

一邊的太宰正在說著南方旱災一事,皇帝卻低著頭,勾著腰,在仔細觀察新翻出來的土壤。

“陛下?”

“官糧呢,官糧運到江陵府,不知一頓吧,保證災民一天兩頓。”

“陛下,官糧也都進入荊湖路了,只是今年的災情格外嚴重,旱災還在擴散,去年北方有不少人南遷,造成現在糧食緊張。”

“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調糧?成都府?”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